2、產羔舍溫、濕度管理。首先要做好初生羔羊的保暖防寒工作,舍內應有防寒保暖設施,溫度控制在15℃-20℃左右。其次要保證羔羊舍的通風干燥,相對濕度控制在50%-60%之間。

3、正確接產。羔羊出生后,立即消毒并剪斷臍帶,盡快將其口鼻內的黏液清除干凈,防止窒息。然后讓母羊舔凈羔羊身上的黏液。母羊舔羔既利于羔羊體溫調節和胎糞排除,也可促使母羊胎衣排出。如果母羊不舔羔,可在羔羊身上撒上麩皮,誘導母羊舔干。
4、早吃初乳。初乳含有免疫球蛋白和鎂鹽,可抵御外界微生物侵襲,具有抗病、防病、保健和輕泄的作用。早吃初乳,可促使羔羊胎便排除,增強羔羊對疾病的抵抗力。正常順產羔羊應保證在產后半小時內吃到初乳,如出現其它特別狀況,最遲也不要超過一小時。
5、保證哺乳和人工哺乳。母羊產羔后3~7日應在產羔室生活,方便隨時哺乳,也可促使母仔親和、相認。對缺奶羔羊、多胎羔羊,在沒有保姆羊的情況下可人工哺乳。喂量為體重的1/5,飼喂要定時、定量、定溫(36~39℃),飼喂后給羔羊擦嘴,以防止互相舔咬,引發疾病。
6、及早補飼。一般在4-10日齡開始羔羊開口顆粒料羊寶強均勻放入羔羊飼槽中,供羔羊隨時舔食。40~80日齡羔也可選擇補飼優質青干草。10~120日齡的羔羊,一般平均日消耗560克補飼料,3周時每天消耗50克,7~8周日時日喂量350~550克。
7、適時斷奶。發育正常的羔羊,2-3月齡就可斷奶,對體重大、發育好的羔羊可早期斷奶,轉為育成羔羊。離乳后的羔羊留在原圈培育,將母羊移到較遠的羊舍飼養,以免羔羊戀母。
8、減少疾病。搞好圈舍衛生管理,定期注射疫苗和驅蟲,降低羔羊發病率。飼養人員每天在添草喂料時要認真觀察羊只的采食、飲水、排便是否正常,發現病羔應及時隔離、診治。
9、選擇好受配母羊。體型和膘情中等的母羊繁殖率、受胎率高,羔羊初生重大,健康,成活率高。母羊補飼也十分重要,補飼主要在妊娠后期和哺乳期進行,時間約為4個月,每只母羊每天補優質干草2公斤,青貯料1.5公斤,精料0.5公斤,如果母羊膘情好,可少喂或不喂精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