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關于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意見》中提出,建設農業科技服務云平臺,提升農技推廣服務效能。時至今日,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農民憧憬著能享受到“互聯網+農業科技”帶來的便捷,早日走上科技致富的道路。
為此,農業部近期出臺了《國家農業科技服務云平臺建設方案》,全力打造“互聯網+農業科技”的綜合信息服務平臺,為現代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那么,國家農業科技服務云平臺是個怎樣的平臺?
云平臺上有什么?——利用“1+6”,架起“專家—農技員—農民”科技傳播橋梁
國家農業科技服務云平臺是一個“精準、及時、全程顧問式”的信息化綜合性服務平臺,具有權威性、便捷性和實用性。它以云計算和大數據為支撐,整合了 各類農業科教信息資源,集結了農業科技創新、成果轉化、農技推廣、農民培訓與農業生產各個環節,從而搭建起一個中央與地方、專家與農技員、農技員與農民、 農民與產業之間高效便捷的信息化橋梁,全面提升我國農業科教服務“三農”信息化的水平。

從架構上看,云平臺包括了一個大數據平臺,涵蓋了體系綜合業務云、智慧農民培育云、農技推廣服務云、科技創新支撐云、成果轉化服務云和美麗鄉村創建 云等6個專業云,包含了全國農業科教環能體系信息調度、智慧農民培育、基層農技推廣、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農業部學科群重點實驗室、農業生態環境保護、 農村能源、美麗鄉村創建、“智農卡”與“智農通”管理運營、標準化生產科技、農業科技創新支撐數據管理、現代農業裝備研發與推廣服務、循環農業創新與推 廣、軍民融合產業服務、農業科技國際合作信息服務和農村電子商務模式創新等16個核心業務應用系統。
據有關數據統計,截至2014年年底,我國農村網民規模達到了1.78億,全國100%的鄉鎮和87.9%的行政村通了寬帶。互聯網的發展正在不斷 地改變和影響著中國的農民、農村和農業。可以說,在今天這樣一個時代,農民對信息技術的渴求比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而無論是基層農技推廣服務,還是新型職 業農民的培育,都需要與時俱進,需要運用信息技術來推動現代農業的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