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忘憂草的別稱
忘憂草,其實就是黃花菜,還有別名叫做萱草、金針菜。忘憂草是一種百合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花朵和百合花非常的相似,它顏色有淡黃色、橘紅色、黑紫色等等,花果期在每年的5~9月份。
沒開花之前的忘憂草,花朵可以采摘下來制作菜肴。但是新鮮的忘憂草可不能吃,里面含有一種秋水仙堿。它進入人體后會形成一種毒素,所以吃忘憂草的話需要將它曬干之后食用。

忘憂草的來源
根據(jù)古籍上詩經(jīng)的記載:古代的時候有一位婦人,丈夫離家出遠門打仗,她就在家中種植萱草,以此來緩解她思念丈夫的憂愁。
自此之后,世人就把萱草稱之為“忘憂草”。忘憂草吃了并不能真正地解除憂愁,只是古人靠種植忘憂草寄托愁絲,以此來緩解心中的憂愁。

在古代文獻記載中,有很多贊揚忘憂草的,而且它的花語也代表著忘憂、安靜,得到很多文人墨客的追捧。
但是在現(xiàn)在很多網(wǎng)友看來,忘憂草就是黃花菜,能吃就是它的最大用處,其他的他們不關(guān)心。對于忘憂草的各種花語以及寓意,他們表示:想太多,也是一種病。

忘憂草的產(chǎn)地
忘憂草吃起來有一些甜味,有很高的營養(yǎng)成分,也有很多的藥用價值,一般能夠給病后或者產(chǎn)后的人群做調(diào)理品,由此可見它的珍貴價值。
忘憂草變的珍貴起來,但是野外的忘憂草不夠采摘,所以現(xiàn)在很多都是人工種植的。
忘憂草在我國南北都有栽種,但是最多還是分布在秦嶺以南的地區(qū),尤其是四川的渠縣,被稱為“中國黃花之鄉(xiāng)”。
以前的忘憂草可能都是野生的,但是由于它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被發(fā)現(xiàn)之后,在全國各地都開始人工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