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蘭友、包括一些盆景種植的朋友,都喜歡在花盆面上種植一些苔蘚。苔蘚在花盆中,可以起到一個點綴的作用,能增加花卉的觀賞價值。
種植蘭花如何正確地使用苔蘚?苔蘚對蘭花而言是一個好東西,但是如果使用不正確的話,它會起到很強烈的副作用。
苔蘚于蘭花種植中有兩種用法:一種是盆面種植苔蘚,這種苔蘚是活體的。另外一種是盆面鋪苔蘚,這種苔蘚不要求成活,只是起到保護花苞,以及盆面保濕的作用。

1、活體苔蘚
蘭花盆面上種植苔蘚,其實非常容易,因為苔蘚的生長習性,與蘭花大體相似。
它們都喜歡通風、濕潤的環境,還有一些散射的陽光。苔蘚對于光照量的需求,比蘭花更低。這時蘭花的葉片,就起到遮蔭的作用了。
活體苔蘚可以保護盆面的植料,在淋雨或澆水時不被沖刷掉。室外養蘭花淋雨時,如果盆面上沒有苔蘚,可能會濺起泥漿污染葉片,而苔蘚就可以防止這種污染。
另外,苔蘚的根系會分泌酸性物質,這些酸性物質會慢慢滲透到土壤中,對于植料偏堿性的情況,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而且,蘭花如果是淺栽的話,苔蘚還可保證蘆頭部位的濕度。但如果苔蘚生長過旺的話,要及時修剪它的長度,防止苔蘚高過蘭花的葉甲。

2、覆蓋苔蘚
這種苔蘚使用,一般在秋后有花苞的時候。春蘭和蕙蘭的花苞需要低溫春化,而在葉片可以充分春化的時候,花苞可能會受不了。
尤其是一些移栽的蘭花,如果移栽前花苞位置較低(盆土下),而種植后花苞直接露出土面,耐寒能力更差。

這時候苔蘚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覆蓋了苔蘚的花苞就相當于加了一層防凍網,即使在短時間零下溫度中,也不必擔心花苞被凍壞。
那么,苔蘚這么好,有沒有其他的弊端呢?其實,萬物有利就必有弊,通常這是相輔相成的。
無論是怎么使用苔蘚,蘭花對于環境的通風要求會更高。特別是覆蓋的苔蘚,在每年春天開花后建議拿掉,否則可能會影響新芽的萌生。
種植的苔蘚因為是活體,本身也具備呼吸能力,對新芽的影響力相對要小很多。

苔蘚處理方法
還有一點要特別注意的是,秋冬覆蓋的苔蘚,在使用前要處理一下。
因為野生苔蘚不可避免地會有一些蟲子、蟲卵以及雜菌。如果不處理干凈的話,來年就會給蘭花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我的處理方法非常簡單,從野外揭來苔蘚后,平鋪在地面上,然后噴灑一次殺菌藥(多菌靈用得多),再噴灑一次吡蟲啉。

這樣基本可以清除苔蘚中攜帶的害蟲、蟲卵和病菌。當然,在挑選苔蘚時,注意一下它的生長狀態,越健康越旺盛的苔蘚越好。
種植類的苔蘚,則是在春天蘭花移栽后,選擇最健康的苔蘚,在蘭花盆面上分布式地種植幾個點,讓它自己長大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