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于水母肯定是非常了解的吧,水母是海洋中的一種浮游生物,而且它的模樣嬌俏可愛,非常的具有觀賞價值。但水母的種類非常多,彩虹水母也是其中一種。我們都知道彩虹是很漂亮,很有特點的,那彩虹水母是不是也很具有特色呢?

彩虹水母特點介紹
水母身體外形像一把透明傘,傘狀體直徑有大有小,大水母的傘狀體直徑可達2米。從傘狀體邊緣長出一些須狀條帶,這種條帶叫觸手,觸手有的可長達20米-30米,相當于一條大鯨的長度。浮動在水中的水母,向四周伸出長長的觸手,有些水母的傘狀體還帶有各色花紋。在藍色的海洋里,這些游動著的色彩各異的水母顯得十分美麗。
這種發光的新水母物種是在澳大利亞沿岸發現的。在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這種水母并不蟄人。水母專家利薩·格什溫在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島沿岸一個防波堤附近發現了這種水母,并利用便于拍攝海洋動物的小型水族箱phototank將其捕獲。這種水母并不像其它發光生物一樣本身能夠發光,所發出的彩虹色光來自于纖毛對光線的反射。纖毛是一種類似頭發的微小凸出物,通過拍水幫助水母在水中游動。

彩虹水母有毒嗎
彩虹水母有毒,據資料顯示,所有的水母都是有毒的,不過這種彩虹水母一般不會蜇人,所以大家可以放心。水母是一種非常漂亮的水生動物。它雖然沒有脊椎,但身體卻非常龐大,主要靠水的浮力支撐其巨大的身體。水母的觸手非常長,如果不小心被蜇到,還是要注意及時的處理。

彩虹水母吃什么食物
水母都是肉食性動物,以浮游生物、小甲殼類、多毛類甚至小魚類為食,雖然長相美麗溫順,其實十分兇猛,一旦遇到獵物從不輕易放過,但沒有呼吸器官與循環系統,只有原始的消化器官,所以捕獲的食物立即在腔腸內消化吸收,消化后的營養物靠環流管壁的纖毛擺動以推動營養物由胃腔經從輻管進入環管,再經正輻管、間輻管、胃腔及口將未消化吸收的食物殘渣排出體外。

被彩虹水母蟄了怎么辦
1、去除觸手:首先如水母的觸手依然掛在皮膚上可試著將其弄下來,但要保證傷者不要亂動,有條件可戴手套來移除,或使用厚的衣服、鑷子、小木棍等輕輕地將水母觸手從皮膚上分離。
2、海水沖洗:然后用海水沖洗蟄傷部位以抑制皮膚上未發射刺細胞的活性,如用淡水則有相反的效果,任何改變刺細胞內外溶液鹽濃度平衡的舉動都可能刺激刺絲囊射出并釋放更多的毒液。
3、刮刺細胞:有條件的話可用小刀或者剃須刀、卡片之類的東西輕輕分離掉皮膚上的刺細胞,在刮之前用剃須泡或肥皂泡沫進行涂抹效果更好,刮掉后重新用海水、醋或鹽水溶液沖洗。
4、服用藥物:最后讓被蜇傷部位自然干燥,可服用一些抗組織胺藥物如苯海拉明,或者涂抹氫化可的松乳膏,在后續處理中需要每天清洗開放的創口,并涂抹抗生素軟膏以防止細菌感染。

見過過彩虹水母的人肯定會被它所驚嘆到,彩虹水母會散發彩虹般的光彩,在海洋中慢慢的游動,十分具有觀賞價值。不過水母都是具有毒性的,再漂亮也不可輕易觸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