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雞孵化出殼所需時間大約為28-29天左右,孵化過程中最為關鍵的是孵化溫度的把控。
若采用變溫孵化,第1-14天時,溫度38.3-38.1℃,第15-25天時,溫度37.8-37.5℃,第26-28天時,溫度37-36.8℃。
若采用恒溫孵化,第1-25天時,溫度37.7℃,第26天后,轉入出雛器,溫度37℃。

一、火雞孵化所需時間
火雞孵化大約需要28-29天左右。

二、火雞孵化技術
1、種蛋選擇及消毒處理
(1)挑選大小適中,大小頭分明,蛋殼干凈的卵圓形蛋作為種蛋。而個頭過大或過小,蛋殼有裂紋,形狀不端正的畸形蛋以及薄殼蛋(砂皮蛋)、厚皮蛋(鋼皮蛋)、熱蛋(產出第一天的蛋)均不宜用作種蛋。
(2)種蛋保存時,溫度以8-18℃為宜,濕度以75%左右為宜,保存時間控制在7-10天左右,不宜超過21天。如果溫度過低,種蛋會被凍裂。如果溫度過高(不宜超過26℃),胚胎會提前開始發育。
(3)種蛋表面被糞便以及墊料所污染,附有細菌等微生物,因此在入孵之前需要進行消毒。
(4)熏蒸法:按照每立方米容積使用40ml福爾馬林,20g高錳酸鉀,40ml水的用量提前準備好相關藥物,然后將高錳酸鉀倒入搪瓷器皿中并倒水,最后加入福爾馬林,攪拌均勻。密閉孵化器,將溫度調整至37℃左右,相對濕度控制在65%左右,熏蒸消毒30分鐘,然后打開孵化器將殘余氣體排出。
(5)浸泡法:使用40℃的0.1%新潔爾滅溶液浸滌種蛋3分鐘左右,然后風干,等到種蛋溫度下降后入孵。需要注意的是浸泡法能夠殺死種蛋內部細菌,消毒效果較好,但是會增加種蛋的破損率,并損壞蛋殼膠質層,因此在浸滌后應當立即進行孵化。
(6)噴霧法:將種蛋放置在蛋架上,然后將40℃的0.1%新潔爾滅溶液注入噴霧器內,噴灑蛋殼表面即可。

2、孵化條件把控
(1)溫度:如果是變溫孵化,第1-14天時,孵化溫度為38.3-38.1℃左右;第15-25天時,孵化溫度為37.8-37.5℃左右;第26-28天時,孵化溫度為37-36.8℃左右。如果是恒溫孵化,第1-25天時,孵化溫度為37.7℃左右;第26天后,轉入出雛器,孵化溫度為37℃左右。孵化室內的溫度一直保持在22-24℃左右。
(2)濕度:第1-7天時,孵化器內的相對濕度控制在65%左右,有利于胚胎生成羊水以及尿囊液。第8-25天時,相對濕度控制在55%左右。第26天時,轉入出雛器內,相對濕度控制在70%左右。當大量雛雞出殼時,將相對濕度提高至75%左右,然后逐漸降低至65-70%,直至出雛結束。在26-28天時,每隔4小時左右,于蛋面噴灑30℃溫水,提高濕度,降低蛋面溫度。
(3)通風條件:胚胎在發育過程中需要不斷與外界環境進行氣體交換(吸收利用氧氣,排出二氧化碳),并且隨著胚胎日齡的增加,氧氣消耗量逐漸增大,同時二氧化碳排出量也相應增大,因此需要經常通風換氣,保證孵化室內的空氣新鮮。一般第5-7天時,可以少開或不開氣孔,以保溫為主;隨著胚胎日齡增加,逐漸開大通氣孔,直至全開。

3、孵化過程中的具體管理操作
(1)翻蛋
①孵化過程中翻蛋,能夠促進胚胎活動,避免胚胎于蛋殼粘連,同時保證種蛋均勻受熱,促使胚胎更好發育。
②從孵化第1天開始,每隔2-4小時左右翻蛋一次,翻轉角度不小于45°,以90°為宜。孵化時,要求輕、穩、慢。
③孵化至第24天時,停止翻蛋。
(2)晾蛋
①種蛋孵化中后期時,代謝率較高,會產生較多的熱量,因此需要經常晾蛋降溫,排出多余的熱量,同時晾蛋還能刺激胚胎發育,增加雛雞出殼后對于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
②從第18天開始,每天晾蛋兩次(上午、下午分別進行一次),每次持續10-15分鐘,等到蛋溫降低至32℃時停止。

(3)照蛋
①火雞蛋蛋殼較厚,且殼面多有褐色斑點,照蛋時比較困難,需要仔細辨認。
②在整個孵化過程中,一般進行2次照蛋。其中第一次照蛋時間為6-7日,主要剔除掉未受精蛋。第二次照蛋時間為18-20日,主要剔除掉死胚胎蛋。
③每次照蛋時間不宜超過30分鐘。
(4)人工助產
①種蛋孵化至26天時,雛雞已經形成,其中發育良好的雛雞開始啄殼。而部分雛火雞由于發育遲緩,胎位不正等原因,無法自行破殼,需要人工助產。
②具體操作:小心避開殼膜,輕輕剝去蛋皮,然后讓雛雞自行掙脫而出。若發現殼膜仍為白色且較為濕潤,殼內膜上血管清晰可見,此時應當立即停止助產。

(5)出雛
①孵化至26天半進行第一次揀雛之前,每立方米使用20ml甲醛,40ml溫水混合,然后放置在孵化器底部,讓其自然揮發,消毒。
②第一次揀雛后每隔4小時左右出雛一次,將臍部收縮良好,絨毛已干的雛雞揀出,而臍部凸出腫脹,鮮紅光亮,絨毛不干的弱雛,暫時留下待下次揀出。
(6)清理消毒
出雛結束后,將死胚以及死雛揀出,然后對出雛器以及出雛室進行清理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