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危害蜂種:危害對象主要是中華蜜蜂。2、誘發病原:歐洲幼蟲腐臭病的病原主要是蜂房蜜蜂球菌,其次是蜂房芽孢桿菌、側芽孢桿菌等次生菌。3、發生規律:蜂群間主要通過調換子脾、混用蜂具等行為傳播蔓延。4、典型癥狀:脾上出現嚴重花子現象且幼蟲日齡大小不一。5、防治措施:飼養強群、藥物防治、隔離病群。

一、危害蜂種
歐洲幼蟲腐臭病是典型的細菌性傳染病,危害對象主要是中華蜜蜂,雖然意大利蜜蜂等西方蜜蜂也有發生,但歐洲幼蟲腐臭病對中華蜜蜂的危害更加嚴重,特別是保溫不良、飼料不足的弱群更容易患病,飼料充足的強群則不容易患病或者患病較輕。
二、誘發病原
歐洲幼蟲腐臭病的病原主要是蜂房蜜蜂球菌,其次是蜂房芽孢桿菌、側芽孢桿菌和變異型蜜蜂鏈球菌等次生菌,其中蜂房蜜蜂球菌是一種披針形球菌,革蘭氏染色呈陽性但是染色不穩定,直徑0.5~1.1微米,一般不形成芽孢,有時可以形成莢膜。
三、發生規律
蜂房蜜蜂球菌主要是通過蜜蜂的消化道侵入體內并且在中腸腔內大量繁殖,蜂群內主要通過內勤蜂對幼蟲的喂飼活動傳播病原,蜂群之間主要通過調換子脾、混用蜂具等行為在蜂群之間傳播蔓延,另外盜蜂、迷巢蜂也是蜂房蜜蜂球菌的主要傳播者。
四、典型癥狀
患病的幼蟲大多在3~4日齡未封蓋時死亡,病情嚴重的時候走近蜂場就會聞到一股奇怪的味道,脾上出現嚴重花子現象并且幼蟲日齡大小不一,腐爛蟲尸容易取出或被工蜂消除,稍微有黏性但是不能拉成絲狀,用攝子夾出時有明顯的酸臭味,蟲尸干燥后會變成深褐色。
五、防治措施
1、飼養強群:強群不易患歐洲幼蟲腐爛病,具體操作是確保蜂群中飼料充足,同時確保蜂多余脾或至少蜂脾相稱。
2、藥物防治:磺胺類藥物對歐洲幼蟲腐臭病有效,用法為每公斤1:1糖漿或蜂蜜水加入1克磺胺噻唑鈉調勻后飼喂蜂群。
3、隔離病群:歐洲幼蟲腐臭病傳染性極強,所以患病蜂群必須隔離治療,健康蜂群也必須用藥物進行預防性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