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適應性強:培育成功的特種野豬既適應圈養,又適應放養。2、抗病能力強:特種野豬的生命力和抗病能力優于普通豬。3、合群性好:特種野豬喜歡群居和群體覓食等活動。4、防御性強:特種野豬的防御反射性比家豬強。5、雜食性:特種野豬食性廣,對青粗飼料的利用能力強于家豬。6、生活有序:特種野豬生活的秩序性比家豬突出,條件反射穩定。

一、適應性強
培育成功的特種野豬既適應圈養,又適應放養,特別是對放養的適應性優于圈養。適應我國南北方各種氣候環境,但相比之下,它的耐熱性比耐寒性好。夏天,特種野豬從寧波象山港運往新疆烏魯木齊,氣溫高達38℃,途經5天5夜,均安全抵達,無一死亡;冬天,從象山港運往甘肅寧夏,途經4天4夜,甘肅氣溫低至零下28℃,也安然無恙。這表明特種野豬對長期顛簸、疲勞、炎熱、寒冷等惡劣條件的適應性優于普通豬。
二、抗病能力強
特種野豬的生命力和抗病能力優于普通豬。在放養條件下,除外傷外,發病較少,而圈養后,受外界環境的影響,疫病防治工作則要加強。
三、合群性好
特種野豬喜歡群居和群體覓食等活動,在管理上應該群養,不應該單獨飼養,除了公豬和產仔母豬外,都應該以合理的密度群養。
四、防御性強
特種野豬的防御反射性比家豬強,但反應的強烈程度遠不及野生野豬,是野豬中最溫順的新品種,適合農戶飼養、工廠化飼養和放養,但與家豬不同,如膽小、敏感、易驚訝、越障能力強于家豬,極少數個體對陌生人有攻擊性,產仔后,母豬護仔性比家豬強烈。因此在欄舍的建筑上,格欄的高度應在1.2米~1.4米左右。在飼養管理中,要減少應激,與豬群建立感情。
五、雜食性
特種野豬食性廣,對青粗飼料的利用能力強于家豬,在糧食結構中,青飼料是必不可少的,可利用各種農副產品,飼料來源非常廣泛。特種野豬的采食行為與家豬不同,白天采食量少,午夜采食量大。
六、生活有序
特種野豬生活的秩序性比家豬突出,條件反射穩定,特種野豬飼養管理應定期定量、定糟定位、定質,確保豬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