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梅于1984年引入我國。
目前主要種植地區(qū)為新疆,其他地區(qū)的西梅種植面積較小。
西梅呈卵球形到長圓形,果徑1-2.5cm,果皮為紅色、紫色、綠色或黃色,常被藍色果粉,果肉柔韌,纖維少,大多離核,果梗長約1.2cm。
一般在每年的8月下旬至9月初成熟。

一、西梅是哪一年引入中國的
1、西梅原產(chǎn)地為西亞和歐洲。1856年,一位名叫路易斯-佩列的人將西梅引入北美加利福尼亞州。1984年,我國引入西梅。目前,新疆為我國最大的西梅產(chǎn)區(qū),而其他地區(qū)種植西梅的面積較小。
2、在我國,西梅種植地點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區(qū),南方地區(qū)僅有少量種植。適合種植西梅的地區(qū)包括有新疆喀什、伊寧、和田、陜西省關(guān)中、山西省大同、河北省昌黎、河南省商丘等地。

二、西梅介紹
1、自然界分類:西梅一般是指歐洲李,屬于雙子葉植物綱、薔薇目、薔薇科,李屬落葉喬木植物。
2、外觀特征:西梅果實呈卵球形到長圓形,果徑約為1-2.5cm,通常有明顯側(cè)溝。果皮為紅色、紫色、綠色或黃色,常被藍色果粉,果肉柔韌,纖維細少,大多離核。核呈廣橢圓形,較小,頂端有尖頭,表面平滑,起伏不平或稍有蜂窩狀隆起。果梗長約1.2cm,無毛。

3、成熟期:西梅一般在每年的5月份左右開花,8月下旬至9月初果實成熟。
4、用途:西梅除開供鮮食以外,還可以用于制作糖漬、蜜餞、果醬、果酒等產(chǎn)品,含糖量高的品種也可以制作李干。

5、生長適宜條件:西梅適宜生長年平均氣溫在9℃以上,無霜期要求在180天以上,怕澇,一般選擇在排灌方便、土層深厚肥沃、地下水位小于1m、土壤ph為7-8.5、根系層(深度10cm)總含鹽量低于0.35%的中壤土、輕壤土、砂壤土和砂土進行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