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是一種十分美觀漂亮的鳥類,它的羽毛顏色艷麗多彩,姿態(tài)華貴高雅,深受大家的喜愛與追捧。鸚鵡的種類非常多的,不同的種類生活習(xí)慣及外形特征都會有所區(qū)別,那么鸚鵡到底有哪些常見的種類呢?如何區(qū)分鸚鵡的公母?

鸚鵡有哪些種類
1、虎皮鸚鵡
虎皮鸚鵡是鸚形目鸚鵡科的鳥類,又名嬌鳳,屬小型攀禽品種,原產(chǎn)于澳大利亞的內(nèi)陸地區(qū),野生的虎皮鸚鵡棲息于林園、草地等處。結(jié)群活動,以植物種子等為食,繁殖期為6~1月,營巢于樹洞中,每窩產(chǎn)卵4~8枚,孵化期為18天,性情活潑且易于馴養(yǎng),在中國是大眾最普遍常見的寵物鳥之一。

2、金剛鸚鵡
金剛鸚鵡產(chǎn)于美洲熱帶地區(qū),比較容易接受人的訓(xùn)練,和其他種類的鸚鵡能夠友好相處,但也會咬其他動物和陌生人,壽命最長可達70~80年。

3、牡丹鸚鵡
牡丹鸚鵡亦稱情侶鸚鵡、愛情鳥等,為鸚形目鸚鵡科鳥類,國內(nèi)現(xiàn)有9個品種,為較珍貴的人工繁育鳥,常見的品種有琉璃腰牡丹鸚鵡(棕頭牡丹鸚鵡)、黃領(lǐng)黑牡丹鸚鵡(黑頭牡丹鸚鵡)、金紅桃牡丹鸚鵡(桃臉黃牡丹鸚鵡)、小櫻哥牡丹鸚鵡(桃臉綠牡丹鸚鵡)及藍牡丹鸚鵡等品種。

4、玄鳳鸚鵡
玄鳳鸚鵡又名雞尾鸚鵡,在香港和臺灣多稱玄鳳鸚鵡,是世界上最常見的中型鸚鵡之一,野生種群產(chǎn)自澳洲,繁殖數(shù)量多使得玄鳳鸚鵡相當(dāng)?shù)钠毡椋逐B(yǎng)幼鳥十分活潑,喜愛親近主人。

5、和尚鸚鵡
和尚鸚鵡是典型的攀禽,主要棲息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干燥開闊林地、有荊棘灌木叢與仙人掌的熱帶稀樹草原、棕櫚樹林、農(nóng)業(yè)耕作區(qū)等地區(qū)。食物包括各種草,樹木和其他植物的種子、芽和花,以及水果和漿果,偶爾食昆蟲。

6、小葵花鳳頭鸚鵡
小葵花鳳頭鸚鵡是鸚形目鳳頭鸚鵡科的鳥類,共有4個亞種,體長35厘米,體羽主要為白色,雪白漂亮,頭頂具形長的聳立型黃色鳳頭冠羽,憤怒時會豎起頭冠呈扇狀,就像一朵盛開的葵花。

7、非洲灰鸚鵡
非洲灰鸚鵡屬于大型鸚鵡,是典型的攀禽,對趾型足,兩趾向前兩趾向后,適合抓握,鳥喙強勁有力,可以食用硬殼果。尾巴短,頭部圓,面部長毛,喜攀爬,不善飛翔。

鸚鵡怎么分公母
1、頭型:雄鳥頭型為背兒頭、頭尖、并且頭稍小。雌鳥頭型為扁平、圓滑、頭純圓,與雄鳥比較頭稍大。
2、體型:雄鳥體瘦、毛緊、好動、性兇,眼圈距頭頂距離較遠,眼顯小。雌鳥體較胖、毛稍松,不太好動,眼圈距頭頂距離較近,眼顯大。
3、尾羽尖:雄鳥的尾羽尖較尖,為V型。雌的尾羽尖分叉則為W型。
4、泄殖腔:雄鳥的泄殖腔表現(xiàn)恥骨間間距小、并表現(xiàn)有興狀突起(即尖狀物)。雌鳥的泄殖腔為兩恥骨之間間距大,尤其成鳥一中指可以伸進,并且扁平,無突起狀,此法鑒別特別準(zhǔn)確,經(jīng)驗豐富者從小鳥即可無誤的進行辨別雄雌。

鸚鵡吃什么食物
大多數(shù)鸚鵡主食樹上或者地面上的植物果實、種子、堅果、漿果、嫩芽嫩枝等,兼食少量昆蟲,吸蜜鸚鵡類則主食花粉、花蜜及柔軟多汁的果實。在取食過程中,常以強大的鉤狀喙嘴與靈活的對趾形足配合完成,吃食時,常用其中一足充當(dāng)“手”握著食物,將食物塞入口中。

鸚鵡壽命有多長
鸚鵡的品種不同壽命也不同,一般小型鸚鵡類7~20年,中大型鸚鵡平均壽命為30~60年,一些中型鸚鵡可以活到80歲左右,如葵花鳳頭鸚鵡、亞馬遜鸚鵡、灰鸚鵡等。世界上最長壽的鳥就是一只亞馬遜鸚鵡,名叫詹米,生于英國利物浦1870年12月3日,死于1975年11月5日,享年105歲,是鳥類中的老壽星。

如上所述,相信大家對鸚鵡常見的品種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有很多人都喜歡在家里養(yǎng)一兩只鸚鵡作為寵物,但是有些鸚鵡并不會說話,會說話的鸚鵡也是需要訓(xùn)練一段時間后才會說話,而教鸚鵡說話也是需要一定的耐心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