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兔是十分靈活的,動作非常的敏捷,這也是和它的生存環境有關。野兔的腿和耳朵一般都比家兔要長。野兔喜歡生活在水源充足,樹非常茂密的樹林內,或者是草原砂土荒漠區,尤喜棲于多刺的楊槐幼林中,這也是為了能隱蔽自己。只有滿足這三個條件,野兔的數量才會很多。

野兔窩一般在什么地方
1、野兔的窩是不定的,在田野里它一般就是隨便用腳刨除個小坑就可以睡覺了,基本上不會呆兩天以上,如果野外有草垛的話,野兔倒是挺愿意在里面住的,這樣的窩野兔會住很長時間,用網把草垛一圍,再一嚇唬,野兔就被逮了,還有野兔記路,你如果發現了野兔經常走的路,只要下個活扣,就是那種越勒越緊的扣,就有很大可能捉到野兔。
2、野兔是指兔屬下的動物及粗毛兔屬與巖兔屬中四個物種的合稱。野兔是獨自或成對生活的。野兔一般都是害羞的動物,并會在春天改變其行為模式。
3、雄兔會在白天互相追逐,來顯示自己的優越性。而雌兔則會“拳擊”雄兔,目的似乎是表示它們未有準備交配,或是測試雄兔的決心。毛茸茸的,皮毛可以用來做衣服。

野兔是保護動物嗎
1、在我國、生活在高原高寒地區的雪兔(我國有八種)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除雪兔外、巖兔屬、粗毛兔屬和其他兔屬野生動物則不在國家保護動物名錄之內。
2、野兔是指兔屬下的動物及粗毛兔屬與巖兔屬中四個物種的合稱。野兔十分靈活,腿和耳朵比家兔長。當中歐洲野兔能以時速72公里奔跑。在北美洲的北極地區較為普遍的是白靴兔,南部則以加利福尼亞兔、草原兔及其他物種較為普遍。
3、成年野兔的毛色比較暗,以灰色、藍灰色為主,夾雜星點黃色,體背棕土黃色,背脊有不規則的黑色斑點。尾背毛色與體背面腹毛為淡土黃色、淺棕色或白色,其余部分是深淺不同的棕褐色。毛較長、蓬松,質地柔軟。

家兔和野兔的區別
1、體型,家兔體型較大,一般體重在3.5公斤以上,最大可達8公斤;而野兔體型相對來說要小得多,一般體重在2.5公斤左右,最大也就是3.5公斤,4公斤的野兔就極少了。
2、外觀,家兔的耳朵比野兔的要短,野兔的耳朵比較長,家兔的身材要大于野兔,但野兔的前肢和尾巴都比較長。這也是方便在野外逃生!兔子是食物鏈最底層,野外的環境對于它們來說危機重重!所以它們需要更敏銳的聽力和更發達的四肢!家兔都不具備。

3、染色體,家兔的染色體是22對,野兔是24對,相差2對。它們的親緣關系甚至遠不如馬和驢(前者染色體32對,后者是31對)。這就意味著它們無法婚配。

吃野兔肉有什么好處
1、野兔肉不但營養豐富,而且是一種對人體十分有益的藥用補品。俗話說,“飛禽莫如鴣,走獸莫如兔”。野兔肉有“葷中之素”的說法。
2、瘦肉占95%以上,每百克含優質蛋白質21.6克,礦物質含量也多,鈣含量豐富,因而是孕婦、兒童的營養食品。野兔肉的膽固醇含量每百克僅60~80毫克,不僅比一般肉類低,比魚類也低。還含豐富卵磷脂。

野兔一般都是單獨活動,所以沒有地洞。它食性比較復雜,可以隨棲息地環境而定,所以野兔的適應能力非常強,存活率也非常高。野兔喜歡吃嫩草,生活在農田附近的野兔,經常會跑到農田里吃一些剛長出來的菜,所以很多農民十分討厭野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