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第一只雞是怎么來的呢?雞是不是進化來的呢?它是恐龍時代進化來的么?那么第一只雞是胎生的呢?還是蛋生的呢?先有蛋還是先有雞,這是一個困擾了人們上千年的問題,并且至今都沒有得出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相信只有用科學才能把這個困擾人們的問題解釋清楚。

第一只雞是怎么來的
自然界中,生物的進化是通過DNA的改變而進行的。以雞為例,來自雄性精子的DNA和來自雌性卵子的DNA相遇并結合形成受精卵--小雞的第一個細胞。這個細胞經過無數次分裂形成完整生物體所需的全部細胞,這些細胞都含有同樣的來自受精卵的DNA。所以說第一只雞是由一個發育成雞的受精卵發育成的!

現有蛋還是先有雞
1、答案就是先有雞后有蛋,理由是他們發現一種能夠催化蛋殼形成的蛋白質只存在于雞的卵巢內。
2、謝菲爾德大學和華威大學的研究人員日前撰寫了一篇題為《蛋殼蛋白質晶核的結構控制》的論文,文中詳細闡述了科學家用一臺超級電腦“放大”雞蛋形成過程所得出的結論:一種名為ovocledidin-17(簡稱OC-17)的蛋白是加速蛋殼生長的催化劑,沒有OC-17蛋白,雞蛋的外表就無法結晶形成蛋殼。
3、這種蛋白將碳酸鈣轉換為構成蛋殼的方解石晶體。

4、方解石晶體存在于許多骨骼和蛋殼內,但母雞形成方解石晶體的速度比任何物種都快---每24小時生成6克蛋殼。
5、科學家以前就發現了OC-17蛋白,并猜測它與雞蛋形成有關。但在展開細致研究后,我們終于了解到它是如何控制雞蛋形成過程的。
6、有趣的是,各種禽類似乎都有類似OC-17這樣可催化蛋殼形成的蛋白。
7、有了蛋殼,蛋黃和保護小雞的液體才有地方住,要是沒有雞卵巢里的OC-17蛋白就不可能有雞蛋。因此,一定是先有雞再有蛋。

雞的營養價值
1.雞肉和豬肉、牛肉比較,其蛋白質含量較高,脂肪含量較低。此外,雞肉蛋白質中富含人體必須的氨基酸,其含量與蛋乳中的氨基酸譜式極為相似,因此為優質蛋白質的來源。雞肉的蛋白質含量根據部位、帶皮和不帶皮而有差別,從高到底的排序大致為去皮的雞肉、胸脯肉、大腿肉。雞肉皮存在大量的脂類物質,所以絕不能把帶皮的雞肉視為低熱量的食品。
2.雞肉也是磷、鐵、銅和鋅的良好來源,并且富含豐富的維生素B12、維生素B6、維生素A、維生素D和維生素K等。
3.雞肉的脂類物質和牛肉、豬肉比較,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亞油酸和亞麻酸,能夠降低人體對健康不利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含量。

雞的食用功效
1、強身健體:雞肉的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有增強體力、強壯身體的作用。
2、提高免疫力:現代社會中天天忙忙碌碌,常處于亞健康狀態的白領最好多吃一些,以增強免疫力,減少患病幾率。雞肉具有溫中益氣、補精填髓、益五臟、補虛損的功效,用于治療虛勞瘦弱、中虛食少、泄瀉頭暈心悸、月經不調、產后乳少、消渴、水腫等癥狀。
3、補腎精:可緩解由于腎精不足所導致的小便頻繁、耳聾、精少精冷等癥狀。
4、促進智力發育:具有抗氧化和一定的解毒作用。在改善心腦功能、促進兒童智力發育方面,更是有較好的作用。

世人皆知雞生蛋,蛋又孵雞。根據科學推斷雞是從一種非雞動物進化來的。所以世界上是第一只雞是由一個發育成雞的受精卵發育成的!但不管雞是怎么來的,小編覺得雞的出現造福了人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