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蘿屬于熱帶水果,味道酸甜可口,營養價值豐富,特別受消費群體的喜愛。海菠蘿,估計很多人都不了解,認為海菠蘿應該就是菠蘿的一種,其實這個觀點是錯誤的。下面小編帶大家一起去了解海菠蘿到底是什么吧!

海菠蘿怎么吃
這是露兜樹的果實,露兜樹果實甜蜜,很好吃。據載,樹根可治感冒發熱、眼熱疼痛;葉芽可治爛腳;果可補脾胃、固元氣、解酒毒,主治肝熱虛火、肝硬化腹水、中暑等,并有降血糖功效;果核治睪丸炎及痔瘡;葉子可制繩。其實可以和菠蘿一樣吃的。

海菠蘿的食用功效及禁忌
食用:每個瓣底部。味道微甜(有點像甘蔗)。”
歸經:入肺、大腸。
功效:清熱解暑,消食止瀉,降壓利尿。
主治:傷暑,身熱煩渴,消化不良,酒后煩渴。
說 明:菠蘿含有蛋白酶,有過敏體質的人食之會引起菠蘿中毒,稱為“菠蘿病”,吃后十五分鐘至一小時左右,出現嘔吐、腹痛、腹瀉,同時還出現過敏癥狀,如頭 昏、頭疼、皮膚潮紅,全身發癢,四肢及口舌發麻,嚴重者還會出現呼吸困難、休克等,因此,有菠蘿過敏史的人忌食。吃菠蘿時,先把果皮削去,挖盡果丁,然后 切開在鹽水中浸洗,可使菠蘿味更甜,又能使有機酸分解在鹽水里,避免中毒。

菠蘿的生長環境
菠蘿有它自己的特殊生長習性。絕大多數菠蘿具有蓮座狀葉叢。葉叢基部形成一個能蓄水的葉筒。這類菠蘿生長發育所需的水分,不是貯存于葉肉內,而是貯存于簇生葉叢中央生長點處所自然形成的凹槽內(即特有的蓮座狀葉筒)生長季節除需經常澆水以保持盆土濕潤外,還必須經常往葉筒內澆水,使葉筒內貯有充足的水分,這樣才能使其茁壯生長,這是鳳梨的一種特殊習性。
絕大多數觀賞菠蘿另一種特殊習性是一生中只開一次花,開花之后母株再活一段時間即死亡,這時在母株的莖基部或根部萌生一至數個蘗芽,這些蘗芽是繁殖新植株的好材料。

菠蘿原產南美洲熱帶高溫干旱地區,性喜溫暖,在年平均24-27(生長最適宜,15-40℃范圍均能生長,15℃以下生長緩慢,10℃以下基本停止生長,5℃是受寒害臨界溫度。
栽植深度一般以不超過芽長的1/5為宜。插后放遮蔭處,保持盆土偏干些為好。在22~24℃的溫度下約經1個月后便可生根。根生長適溫為29-31℃,低于5℃或高于43℃即停止生長;根3月開始生長,并隨溫度的升高而迅速生長。5月下旬至7月生長達最高峰,10月以后又趨緩慢,12月至翌年2月近地表根系因寒冷與干旱而死亡。春暖葉片開始抽生,5-7月葉色濃綠,生長較快,冬季基本停止抽生,葉色變紅黃,如受寒害葉組織脫水退綠,會干枯。
菠蘿原生長在半蔭的熱帶雨林,較耐陰,由于長期人工栽培馴化而對光照要求增加,充足的光照下生長良好、果實含糖量高、品質佳;光照不足則生長緩慢、果實含酸量高、品質差。光照減少20%,產量下降10%。但光照過強、加上高溫,葉片變成紅黃色,果實也易灼傷。

吃菠蘿的注意事項
菠蘿既可鮮食,又可加工,可加工成糖水菠蘿罐頭、菠蘿果汁、菠蘿醬等。鮮食時可以把切成片或塊的菠蘿放在鹽水里浸泡30分鐘左右,再用涼開水浸洗去咸味,可以達到脫敏的作用。沾一些鹽水,會使味道更好,而目這樣可破壞菠蘿中蛋白酶的活性,避免引起過敏。菠蘿生食時最好在飯后食用,以避免引起腹痛。

吃菠蘿的量一次應控制在一個菠蘿的1/5以內,如果菠蘿個兒比較大,應控制在1/6以內,而且不能連續三天以上都吃菠蘿。否則一定會產生程度不同的上火現象。
出現上火現象時,應停止食用菠蘿,多喝白開水,也可喝些綠豆湯,以消除上火現象。眼、鼻上火的,可用淡鹽水沖洗。

通過以上內容相信大家都對海菠蘿有了初步的了解,海菠蘿在我們中國并不常見,也很少有買,雖然海菠蘿有一定的食用價值,但很少有機會能吃到,而且價格昂貴。其實我們平常吃的菠蘿營養價值也非常的豐富,味道酸甜可口,最主要是價格不貴很方便就能購買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