蝎子體型瘦瘦的,尾巴總是翹翹的,還有一對鉗子。蝎子有毒,而且毒性很強,很多人對蝎子都特別的懼怕。但是也有很多人不僅不怕還養殖起蝎子,為什么養殖蝎子?因為蝎子很有利用價值。

蝎子怎么分辨公母?
1、顏色,是觀察蝎子體表的膚色,-般來說雌蝎子背部呈現的顏色比較深,多為紫黑色;而雄蝎子體表的顏色都較淺,多呈現淺褐色。
2、節狀板,雌蝎子的節狀板短,齒狀突只有15-17個,只能覆蓋住-對肺孔,外露三對;雄蝎的節狀板長,齒狀突出20-25個,-般能覆蓋肺出孔二對,外露二對。
3、外形,仔細對比兩者的外形會發現,雌蝎子前體多呈橢圓形,個體較大,前腹部左右較寬,背扁平;雄蝎字多呈棒狀,個體較小,背部圓凸而高,腹部小,略寬于頭胸部。

4、生殖器,對比蝎子之間的生殖器會發現,雌蝎子的生殖器橢圓而微大;雄蝎子的生殖器較小。
5、鉗肢后腹,雌蝎的鉗肢短粗,后腹較粗;雄蝎的鉗肢第-節瘦而長,后腹較細。
6、活動,當兩種蝎子-起活動時會發現,雌蝎子比雄蝎行動遲鈍,雄蝎子的動作敏捷。

怎么辨別蝎子的好壞?
成蝎外形,好似琵琶,全身表面,都是高度幾丁質的硬皮。成蝎體長約50~60mm,身體分節明顯,由頭胸部及腹部組成,體黃褐色,腹面及附肢顏色較淡,后腹部第五節的顏色較深。蝎子雌雄異體,外形略有差異。頭胸部,由六節組成,是梯形,背面復有頭晌甲,其上密布顆粒狀突起,背部中央有一對中眼,前端兩側各有3個側眼,有附肢6對,第一對為有助食作用的整肢,第二對為長而粗的形似蟹螯的角須,司捕食、觸覺及防御功能,其余四對為步足。口位于腹面前腔的底部為佳。

蝎子的常溫養殖技術
光照:蝎棚應建在地基高、陽光充足的地方。有陽光的地方,蝎子少有病害,螨蟲也無法生存。
濕度:蝎體內含水量約為體重的40%,一般情況不會因缺水出現生理性病變。久雨久旱空氣干燥季節,可向蝎垛上面的蓄水池內加水,使窩土濕潤;大雨天氣用塑料布蓋上蝎棚,以免棚內有積水沖壞蝎垛。切記:蝎子靠吸潮補充水分,不適宜直接喝水。蝎子活動場地應稍偏于潮濕,空氣相對濕度以80%為宜。棲息窩穴濕度不要過高,冬眠要避免凍害,濕度以10%~12%為宜。窩中土壤含水率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到蝎子的生存。
溫度:蝎子生長活動最適宜的溫度為28~38℃,28℃以下生長緩慢,7℃以下停止活動,-5℃有凍死的可能[4],氣溫在20~39℃時食欲最強,生長快、蛻皮順利,并是交配繁殖的最適溫度。自然養蝎須在晚春、晚秋用塑料布加溫縮短冬眠時間。溫度低于10℃時蝎子停止生長,進入冬眠,溫度如在8~15℃之間,蝎子似睡非睡,時而活動。春天出蟄后多數蝎體發干、拖尾,活動緩慢,缺乏食欲,死亡率高。3~6℃是冬眠最佳溫度。

飼料:蝎子喜愛吃含高蛋白、低脂肪且體軟多汁活躍的昆蟲,對腐臭、有特殊氣味、死亡、呆滯的昆蟲不愛吃。黃粉蟲繁殖快,生長周期短,飼養設備條件要求不高,飼養方法簡單,營養豐富,是蝎子的最佳飼料。土元、鼠婦等只能作補充飼料。
生長發育:只要溫、濕度適宜,有充足的陽光、可口的飼料,蝎子就會大量繁殖、生長。養蝎要取得成功,還要注意蝎棚場地的生態環境、蝎種質量、產崽的管理、蛻皮密度、病害的防治,蝎子的防逃、天敵的防御等,都不可疏忽。
實踐證明,養蝎周期需要二年,逐年見效益。初養蝎者為了節省日常的費用開支,以業余時間喂蝎即可。有些廣告介紹,蝎子每年能繁殖3~5胎,每胎產50只以上,包成功包回收,半年后蝎子可長成出售,能賺大錢,效益特快,這些都是夸大宣傳。養蝎不論采用何種養殖方法,都要根據蝎子的生存特性、生活規律進行,只有刻苦學習養殖技術,不斷創新,精益求精,持之以恒,才能取得大的收獲。

蝎子有什么營養價值?
蝎子是我國傳統的名貴中藥。有息風止痙、通經活絡、消腫止痛攻毒散節等功效。可用于治療痙攣抽搐、中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破傷風、淋巴結核、瘡瘍腫毒等。目前以蝎子配伍的湯劑達百余種,全蝎配成的中藥達60多種。如再造丸、大活絡丸、七珍丸、牽正散、止疼散、中風回春丸等均以全蝎為主要成分。
用于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白色念珠菌均有較強的殺菌作用,特別適用于銀屑病(牛皮癬)、神經性皮炎、濕疹、手癬、體癬、股癬、花斑癬、頑固性瘙癢、魚鱗病等皮肝不適的病菌有較強的殺滅作用。

看到這里的朋友們應該對蝎子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想養殖蝎子的人,一定要學會分辨蝎子的好壞,掌握好蝎子養殖的技術,蝎子毒性強不能盲目養殖,為什么被蝕到后果還是很麻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