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是什么,相信大家都知道,因為蚯蚓是一種特別常見的一種動物。心細的人可能還會發現,每次大雨過后,地面上總是有出現不少蚯蚓。那么蚯蚓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動物呢?下面小編給大家詳細介紹下。

蚯蚓是軟體動物嗎?
蚯蚓不是生物學意義上的軟體動物,它屬于環節動物。我們不能把身體柔軟的都稱為軟體動物,軟體動物是動物界中的第二大門。身體柔軟,一般左右對稱,某些種類由于扭轉、屈折,而呈各種奇特的形態。通常有殼,無體節,有肉足或腕,也有足退化的。外層皮膚自背部折皺成所謂外套,將身體包圍,并分泌保護用的石灰質介殼。

蚯蚓有哪些品種?
在地球上蚯蚓分散很廣,幾乎遍及全國各處。據統計地球上大約27000多種,而本國大約160多種。例如糞蚓、菜蚓、水蚓、秸稈蚓等品種。糞蚓包括愛勝屬蚯蚓(日本大平二號、北星二號)、白莖環毛蚓等,菜蚓主要有威廉環毛蚓,水蚓主要有湖北參環毛蚓,秸稈蚓主要由進農六號。其中適宜人工飼養且有一定應用價值的蚯蚓卻很少。例如愛勝蚓屬、白莖環毛蚓、參環毛蚓、湖北環毛蚓等,其中以愛勝蚓屬中的大平二號蚯蚓最為常見、飼養最多。日本大平二號是由日本花蚯蚓和美國紅蚯蚓培育成的。它屬于雜食類,是雌雄在同一體,卻是異體交配來孵化的。蚯蚓一般愛好生活在暖和、濕潤、遮光的條件下,愛吃酸甜的食物、晚上出來覓食等生物學特性。具有增重多、發育迅速、孵化、產繭數多、適應能力強、壽命長等特點。

蚯蚓是有脊椎動物嗎?
無脊椎動物,環節動物門。蚯蚓無脊椎動物,環節動物門,寡毛綱。種類多達2500種以上。我國約有100種。各地常見的為巨蚯蚓、穴居生活的環毛蚓。體呈長圓柱形,長達30厘米左右,由70~100以上體節構成,除第1節和最后1~2節外,每個體節上都有環生剛毛數十至百余條。生殖帶環狀,在第14~16節上無剛毛,僅有雌性生殖孔1個(在第14節腹面正中央)。在18節腹側有雄性生殖孔1對。體前端的第6~7、7~8、8~9的節間溝兩側有受精囊孔3對、環狀心臟位于第7、9、12、13節內。無大腎管,有多數小腎管。雌雄同體,異體受精。產卵1~3個,產在蚓繭(卵袋)中,在蚓繭內受精,經1月左右孵出。以腐殖質較多的土壤為食。喜夜間或雨后出穴活動。對改良土壤有一定的作用。體內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不含脂肪和膽固醇,可食用,也可作家禽或魚類的食餌。中藥以全蟲(地龍)入藥。臨床上證明蚯蚓對愈合傷口及排除輸尿管結石有一定療效。由于體內含有多種特殊酶,可分解有機廢物,有助于解決環境污染問題。近年,利用蚯蚓能吸收土壤中的汞、鉛和鎘等微量重金屬,作為土壤中重金屬污染的監測動物。

蚯蚓的生命周期
蚯蚓的一生需經歷卵繭期、幼蚓期、若蚓期、成蚓期、衰老期共五個時期。
1、卵繭期
蚓繭的孵化時間與環境溫度有關。太平2號在不同溫度下的孵出時間為:l 0℃,需85天;1 5℃ 時,需45天;20℃時,需2 5天;2 5℃時.需1 9天;28℃時,需13天。
2、幼蚓期
幼蚓體態細小且軟弱,長度為5~1 5毫米。最初為白色絲絨狀,稍后變為與成蚓同樣的顏色。此期是飼養中的重要階段,直接關系到增重效果。幼蚓期長短與環境溫度有關。在20~C條件下,大平2號蚯蚓的幼蚓期為30~50天。
3、若蚓期
若蚓期即青年蚓期。其個體已接近成蚓,但性器官尚未成熟(未出現環帶)。大平2號蚯蚓的若蚓期為20~30天。
4、成蚓期
成蚓的明顯標志為出現環帶,生殖器官,成熟,進入繁殖階段。成蚓期是整個養殖過程中最重摹的經濟收獲時期。這期間應創造適宜的溫度、濕度等條件,以促進高產、穩產,并延長種群壽命。此期歷時占蚯蚓壽命的一半。
5、衰老期
衰老的主要標志為環帶消失,體重呈永久性減輕。此時,蚯蚓已失去經濟價值,應及時分離、淘汰。養殖狀態下,蚯蚓個體的壽命要遠遠長于野生蚯蚓。蚯蚓各個種類的壽命長短有所差異。環毛蚓屬壽命大多為1年,如普通環毛蚓、希珍環毛蚓,受精卵在土中的蚓繭內越冬,于翌年3~4月孵化,6~7月長為成蚓,9~10月交配,11月間死亡。異毛環毛蚓、湖北環毛蚓、巨環毛蚓,則系多年生種類,壽命超過1年,以成體狀態越冬,翌年 春季產卵,屬于越年生蚯蚓。異唇屬、正蚓屬蚯蚓壽命較長赤子愛勝蚓可存活4年多,陸正蚓長達6年,長異唇蚓在實驗室良好的飼育條件下,可存活5~10年。

小編說了這么多,大家應該都對蚯蚓有了很好的了解。別看蚯蚓經常在菜地里鉆來鉆去,就認為它跟菜蟲一樣是害蟲。其實并不是,他還是益蟲呢!蚯蚓對土壤起到了很好的改善作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