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只知道蝸牛會吃菜葉子,是害蟲。原來蝸牛還可以食用,而且還可以做藥。世上還真是無奇不有,我們一起來看看蝸牛的養殖。

蝸牛怎么養
一、飼養方式
大體分為室外開放式和室內封閉式兩種。
室外開放式包括溝式、棚式、庭院式等,讓其在保護圈內,類似于自然條件下的生長繁殖。室內封閉式養殖可用塑料盆、土盆、木箱、水泥池、缸、桶、罐等,用紗罩、濕布、薄膜封口,保溫保濕防鼠害。室內封閉式飼養便于溫度、濕度的調控,加上充足的飼料,不僅可解除蝸牛的冬眠,而且可達冬繁冬養的目的。室內飼養最好用塑料薄膜封閉四周,以保持溫度、濕度。
二、飼養土的制備
1、復合菜園土
未污染的沙土30%、田園土30%、黃沙20%、煤渣灰15%、石粉5%,混合粉碎,經太陽曝曬3~5天消毒、殺蟲后,過篩,然后加水使濕度在40%左右,即一捏成團,一擊就散。盆內土厚度為:生長蝸7厘米,成蝸10厘米,幼蝸3厘米,飼養1~2月更換1次。

2、海綿替代法
在池、箱等底部鋪1層5厘米厚的海綿,并保持4倍于本身重量的水分即可。每天清理殘食,每3天清理1次糞便。
三、飼喂方法
對1月齡內的幼蝸,應喂些鮮嫩菜葉,精飼料用開水燙軟粘在菜葉上,每天喂1次,最適溫度應控制在25℃~30℃,日夜溫差不宜大,噴水時不要直噴幼蝸。蝸牛飼喂宜每晚喂食一次,可用各季蔬菜、農作物、綠肥作物、雜草根、莖、葉、花和果實,瓜皮、果皮、剩渣及廢紙等,再配上一些精飼料、蛋白料及礦物質飼料。也可兩日喂一次,蝸牛可食剩殘菜飯、腐殖物。保持灑水,使場地濕度在15~27%,PH5~7,空氣濕度75~90%。當年孵化幼蝸,5個月即達5個螺層,體重達50克以上,大的達90克左右。養殖中應預防雞、鴨、麻雀、鴿子、老鼠等天敵危害。
四、越冬管理
在人工調控溫濕條件下可解除冬眠。如飼養條件達不到,在氣溫下降到15℃左右時,要因地制宜進行保溫處理,如果轉入室內、飼養土加厚至25厘米,外圍棉絮保溫。

如何配制蝸牛飼料
在配制蝸牛飼料時,不但要考慮到蝸牛的年齡、體重、生理狀態等情況,同時還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復合飼料中,青綠飼料應適量多些,豆類、谷類和糠皮類飼料應少些。
2、應根據地區、季節的差異,因地因時選擇價格便宜、營養價值高的飼料。
3、配制飼料時應至少選用 3 種以上的飼料,以保證營養素齊全。
4、配制飼料應不含有毒、霉變物質。

蝸牛的養殖前景及效益
1、蝸牛的養殖前景
在我國,各大星級酒店都有蝸牛這道菜,可是,一些大型超市卻沒有蝸牛食品。雖然蝸牛在我國已發展好多年了,由于炒種,使得蝸牛養殖事業沒有發展起來,可見,要想填補我國蝸牛食品的空白,大力發展蝸牛養殖事業是當務之急。
2、養殖蝸牛的效益分析
種蝸牛15元/只,每戶最少1000只,按每戶投入15000元計算,當年回本,還獲利10000
元。

蝸牛養殖主要品種
1、法國蝸牛:法國蝸牛是一種可食用的蝸牛,別稱葡萄蝸牛,因主要生活在葡萄種植園內,以葡萄莖、葉、芽、果等為食而得名,又因其形似蘋果,故而又稱蘋果蝸牛,主要產于法國、意大利、前蘇聯等國,體重可達400克,一般會用來作法國菜的頭盤菜。
2、庭園蝸牛:別稱散大蝸牛、蝸婁牛、駝包蜒蚰等,原產歐洲中西部的法國、英國等地區,通常棲身于園林或灌木叢中,故稱為之“庭園蝸牛”。成蝸牛體形略小,直徑約3厘米左右,螺殼質薄,呈黃褐色,并具有4條紫褐色帶,殼表面布滿許多黃褐色的小斑點,因品種退化,個體小,養殖經濟效益較差。

3、瑪瑙蝸牛:瑪瑙蝸牛是世界上最大的蝸牛,別稱非洲大蝸牛、露螺、東風螺、菜螺、花螺等,原產于東部非洲的馬拉加西島,后來傳遍了整個熱帶地區,由于瑪瑙蝸牛肉味鮮美,倍受歐美老板的歡迎,致使非洲大蝸牛成為今日世界上的主食蝸牛,這種蝸牛是較適應在我國自然條件下生長的品種。
4、白玉蝸牛:白玉蝸牛別稱褐云瑪瑙螺,原產地為非洲東部,但現已經廣泛分布于亞洲、太平洋、印度洋和美洲等地的濕熱地區,主要棲息于菜地、農田、果園、公園、橡膠園里、雜草叢生、樹木蔥郁、農作物繁茂陰暗潮濕的環境以及腐殖質的土壤里、枯草堆、洞穴中以及樹枝落葉和石塊下。

蝸牛對溫度和溫度要求比較高,所以養殖蝸牛的溫度跟濕度要多注意。現在只有星級酒店才有蝸牛這道菜,其它地方想要買到蝸牛比較難,這說明了蝸牛還是相對比較少人養殖的,現在養殖蝸牛還是很有前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