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藕的維生素C含量高(每100克中含40~50毫克),還含有多酚類化合物、過氧化物酶,能把人體內的“垃圾”打掃得一干二凈。
蓮藕中含有比較豐富的優質蛋白質(約2%),其氨基酸構成與人體需要接近,生物學價值高。此外,蓮藕還富含膳食纖維(2%左右),鈣、磷含量也較高(鈣為89毫克,磷285毫克)。
蓮藕含鐵量較高,常吃可預防缺鐵性貧血。
富含維生素C和膳食纖維,對肝病、便秘、糖尿病等虛弱病癥頗有裨益。
所含有丹寧酸有收縮血管和止血的作用,對淤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者及產婦、血友病人極為適合。
可以消暑清熱,是良好的祛暑食物。淺水藕栽培有哪些技術要學習的?

一、藕田整地
選擇土層深厚、肥沃、保水性強的粘壤土、多施堆肥可減少藕身銹斑,每公頃施30000-45000公斤土雜肥,或60000公斤綠肥。
二、選種和栽植
一般于清明至谷雨排種,7月下旬至8月上旬開始采收,一直可采到翌年清明前后.選擇具有本品種特征的后把節較短的整藕或子藕作種用。栽植的行株距早藕為166X133厘米,每公頃3000穴,即排放帶有3-4個藕頭的種藕3000支;晚荷行株距為250厘米見方,每公頃排帶有3-4個藕頭的種藕1650穴。如用子藕則每穴排2支。一般每公頃需大藕2250-3750公斤,小藕1875公斤。
栽種田藕時,先將藕種按規定的株距及藕鞭走向排在田面,然后把藕頭埋入泥中10-12厘米,而后把節稍翹在水面上。無論是田藕或蕩藕,栽植時要求四周邊行藕頭一律向田內,以免藕鞭伸出田梗外。
三、加強藕田管理
1、耘草、摘葉、折花蕾:如有花蕾發生,應將花梗曲折。
2、水位調節:萌芽生長階段,保持淺水層3-5厘米,提高土溫,促進發芽;荷葉、蓮鞭旺盛生長階段,保持水層12-15厘米;開始結藕階段,以淺水為宜,3-5厘米;刮大風時水層要深以保護荷葉;采收前一個月要保持淺水層。
3、適時追肥:基肥為主,占總肥量的70%,追肥占30%。在荷葉旺盛生長和開始結藕時進行兩次追肥,人糞尿每公頃施30000-45000公斤。每次施肥前應放淺水,使肥料吸入土中,然后再放水至原來的深度。
4、轉藕梢:當卷葉離田邊1米時,隨時將藕梢向田內拔轉,轉藕梢應在中午莖葉柔軟時進行,以防折斷。
5、病蟲害的防治:主要病害有腐爛病,預防方法是盡心竭力連作,減少氮肥施用量,還可用石灰消毒,每公頃施2250-3000公斤。 主要蟲害有蚜蟲、斜紋夜蛾,蚜蟲可噴40%的樂果乳劑1500-2000倍,亦可用50%的可濕性來蚜粉劑1000-1500倍液噴灑。對斜紋夜蛾,用來鈴皇1000倍液噴霧,效果較好。
四、采收和貯藏
采收嫩藕時,葉片還青綠,一般不放干田水,用手扒取;葉部枯死采收老藕時,應將藕田排干,用鍬挖取。藕挖出后,一般不耐貯藏,冷天可貯一個月,早秋和晚春只可貯10-15天。貯藏的藕要求老熟,藕節完整,藕身帶泥無損傷,折斷處要用泥封好。貯藏和運輸時,不能放太厚太緊,上面要蓋荷葉和水草,經常澆水,始終保持冷涼和濕潤的環境。
五、要點
1、選擇優良種藕。選擇適合淺水栽培的優良品種做種藕,如中早熟品種,鄂蓮五號,中晚熟品種,鄂蓮二號。種藕要選粗壯、芽旺、無病蟲害、無損傷。
2、選擇肥沃的粘壤土田塊。淺水藕由于根部不發達,又沒有根毛,對土壤的要求比較嚴格,應選擇土層深厚,肥沃,富含有機質的粘壤土為宜。
3、栽培方式。播種時種藕頂端斜向下成30度傾斜,后端稍露土面。適當密植,有早熟增產作用。一般早熟品種密度為:行距2米,穴距0.7米。晚熟品種應適當稀植,其密度為:行距2~2.5米,穴距1米左右。
4、科學調控水位。淺水藕水層管理總的原則是前淺、中深、后淺。萌芽生長期水層宜淺,以4―7厘米為好。莖葉旺盛生長期水層要深一些,以12―15厘米為好。結藕期水層宜淺,以4―7厘米為好。
5、土壤準備好后需要施足底肥。淺水藕的底肥以有機肥為主,有機肥的種類很多,有作物秸稈、腐植酸肥、微生物肥、農家肥、復合肥等。如果使用農家肥和復合肥,每畝可施入腐熟的農家肥4000到5000千克、三元復合肥100千克。
6、適時采收。蓮藕在終止葉出現后,終止葉的葉背呈微紅色,基部立葉的邊緣開始枯黃時,藕已充分成熟。此時即可挖藕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