獺兔的配種關系到獺兔的直接創造的經濟效益,一旦把握不好,將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那么獺兔的配種怎么配?有哪些注意事項?

獺兔常用配種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人工輔助配種,一是人工授精。
人工授精就是不用獺兔公兔直接交配,而是采取公兔的精液,再用輸精管把精液輸入到獺兔母兔子宮內,使獺兔母兔達到懷胎的目的。優點是能充分利用優良獺兔公兔,從而加快遺傳進展,提高獺兔兔群質量,迅速推廣良種。在自然交配情況下,一只公兔一次只能配一只母兔,而采用人工授精,一只獺兔公兔一次采精量稀釋后,一般可輸給幾只獺兔母兔,最多甚至可配20只獺兔母兔以上。這樣就可以充分利用優秀的獺兔公兔而減少一般平庸公兔的飼養量,降低飼養成本。
另外,人工授精可以減少疾病的傳播。因為人工授精可以避免獺兔公、母兔直接接觸,減少生殖道疾病傳播的機會。人工授精還可克服某些繁殖障礙,如生殖道的某些異常或公母兔體型差異過大等,從而有利于繁殖力提高,便于集約化生產的管理。在大型獺兔養殖場或兔子養殖戶比較集中的地區均可采用人工授精法,這是目前養兔業中最經濟、最科學的配種方法。缺點是需要有熟練的操作技術和必要的設備等。
人工輔助獺兔配種將獺兔公、母兔分群、分籠飼養,在獺兔母兔發情時,將獺兔母兔捉入公兔籠內配種。與自然配種法相比,其優點在于:能有計劃地進行選種選配,避免近親交配和亂配;能合理安排獺兔公兔的配種次數,延長種兔的使用年限;能有效防止疾病傳播。一般的獺兔養殖場(戶)多采用這種配種方法。
獺兔配種需要注意的問題:
第一,配種必須在公兔籠內進行,以防環境改變,公兔對新環境不適應,導致精力分散而影響配種效果。
第二,配種前應對公母兔的健康狀況進行檢查。凡瘦弱、患病的兔,特別是患生殖器官疾病、疥癬及其他傳染病時,不能參加配種。長途運輸之后、病愈不久、注射疫苗等,不應馬上配種。
第三,如果發情母兔爬伏不起,不接受交配,可采取手托法人工輔助配種。即左手抓住母兔兩耳及肩部皮膚,右手伸到母兔腹下,將其后軀托起,配合公兔交配;如果母兔尾巴拒不上舉,可采取牽線法人工輔助配種,即選一段細繩,一端拴住母兔尾巴尖部,將繩沿背上方繞過,由固定兔耳及頸部皮膚的左手控制,將母兔尾巴輕輕上拉,露出外陰。右手伸到母兔后腹下,輕輕托起其后軀,迎合公兔交配。
第四,如果母兔拒不接受交配或公兔對母兔不感興趣,或經過一番爬跨,配種沒有成功,可更換一只公兔。但需將母兔離開公兔籠5~10分鐘,待那只公兔的氣味散盡后再放到另一只公兔籠內。否則,母兔帶有公兔氣味,會引起另一只公兔的誤會而發生咬斗現象。
第五,配種場(公兔籠內)要寬敞,提前將食槽水槽取出。腳踏板如間隙過大,務必墊一木板,以防種兔腿卡在里面而造成骨折。配種時要保持環境安靜,禁止陌生入圍觀和大聲喧嘩。
第六,配種時間夏季在清晨或夜間,冬季在中午,春秋季在日落或日出前后更好。應在飽喂半小時后進行或配種半小時以后再飼喂。
第七,配種之后如發現母兔排尿,應予以補配。
第八,配種完成后,在母兔臀部適當用力猛擊一掌,使之肌肉緊張,防止精液倒流。
第九,應及時填寫配種記錄,以便安排妊娠診斷時間。
第十,公兔的配種強度要適宜。壯齡公兔一般日配1~2次,連續2~3天,休息1天。青年公兔和老齡公兔要減少配種次數。平時要定期對公兔進行精液品質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及時淘汰精液品質不良的公兔及老齡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