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養殖業的不斷發展,現在農村有很多大大小小的養殖場,而且養牛在我國也是發展的比較好的,牛肉在市場上一直處于比較穩定的狀態,而且牛肉的價格也一直呈現上升的趨勢。所以牛在我國的市場前景還是非常不錯的。

養牛場怎么建設
選擇養牛場建設位置,到當地土地管理局申請建設,不要盲目建設,現在國內違規建設拆除力度很大。選擇位置,一定要考慮好后期的數量擴大之后,怎么擴建。 養牛場建設完畢之后,到本地畜牧局辦理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合格證件中盡可能包含范圍:養羊,養牛,運輸,繁育、銷售等。 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審批下來以后,再去本地的工商局辦理營業執照。全場消毒,選擇出售肉牛犢的養牛場,引進肉牛犢。
搞養牛場基本包括這么多,具體流程每個地區可能有差異,在本篇文章中我重點重復牛場建設之前一定要咨詢好本地土地管理局或者當地政府,是不是允許建設,如果不允許,就不要強制建設,不然養牛場建設成功,拆除之后得不償失。

養牛場建設與選址
選擇養牛場址,要因地制宜,并根據生產需要和經營規模,對地勢、地形、土質、水源以及周圍環境等進行多方面選擇,這樣才能把養牛場建設好.
1、地勢、地形修建養牛場要選在地勢高燥,平坦,背風向陽,有適當坡度,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的場所。如此可保持環境干燥,陽光充裕,溫暖,有利于牛只生長發育,有利于人畜的防疫衛生。低洼潮濕的場地陰冷潮濕,通風不良,影響牛的體熱調節和肢蹄發育,還易于滋生蚊蠅及病原微生物,會給牛體健康帶來危害,不宜作牛場場址。
山區建養牛場,要選在稍平緩的向陽坡地上,而且要避開風口,以保證陽光充足,排水良好。地面坡度不要超過25%,一般以 1%-3%為宜。牛場地形要開闊整齊,不可過于狹長和邊角太多。狹長的場地會因建筑布局的拉長而顯得松散,不利于生產作業。邊角太多,會影響牛場地面的合理利用。場界拉長,要增加防護設施的投資,也不利于衛生防疫。
養牛場區面積要按照生產規模和發展規劃確定,要精打細算,節約建場,還要長遠規劃,留有余地。建場用地要安排好牛舍等主要建筑用地,還要考慮牛場附屬建筑及飼料生產、職工生活建筑用地。一般可按每頭乳牛(中型牛場)160-180平方米來確定 生產區面積。牛場建筑物按場地總面積的10%-20%來考慮。

2、水源養牛生產用水量大,穩定、充裕、可靠的水源是牛場立足的根本。選水源要考慮:
①水量充足。既能滿足場內人畜飲用和其他生產、生活用水,還要考慮防火需要。在舍飼條件下,牛場耗水定額為:乳牛 100-120升;肉牛45-65升;犢牛30-40升。
②水質優良。水源要潔凈衛生,不經處理即能符合生活飲水
③便于防護。要防止周圍環境對水源的污染,尤其要遠離工業廢水污染源。
④取用方便。可以節約設備投資。 有三類水源可供選擇,一類是地面水,如江、河、湖、塘及水庫等水源。這類水源水量足,來源廣,又有一定的自凈能力,可供使用,但要選擇流動、水量大的無工業廢水污染的地面水作水源。另一類是地下水,水質潔凈,水量穩定,是最好的水源。第 三類是降水,因易受污染,水量難以保證,所以不宜作牛場水源。
3、養牛場場地土質的優劣關系到牛群健康和建筑物的
牢固性。作為牛場場址的土壤,應該透氣透水性強,毛細管作用弱、吸濕性和導熱性小,質地均勻,抗壓性強。沙土類土壤透氣透水性強,吸濕性小,毛細管作用弱,易于保持干燥。但它導熱性大,熱容量小,易增溫,也易降溫,晝夜溫差大,不利于家畜健康。一般可用作牛群運動場。粘土類土壤透氣透水性差,吸濕性強,容水量大,毛細管作用明顯,易于變潮濕、泥濘。而牛舍內潮濕不利于家畜健康。不適合在其上建牛場。沙壤土的透氣透水性好,持水性小,導熱性小,熱容量大,地溫穩定,有利于牛只健康。由于其抗壓性好,膨脹性小,適于建筑牛舍。因此,沙壤土是理想的建場土壤。
4、周圍環境場區周圍環境指的是牛場與周圍社會的聯系。選擇場址要考慮交通便利,電力供應充足、可靠,距市區和工礦區不太遠(一般10-20公里),以保證鮮奶的及時運輸和市場供應。還要考慮當地飼料飼草的生產供應情況,以便就近解決飼料飼草的采購問題。選擇場址要考慮環境衛生,既不要造成對周圍社會環境的污染,又要防止牛場受周圍環境,例如化工廠、屠宰廠、制革廠等企業的污染。養牛場應位于居民區的下風向,并保持 200-300米以上的間隔距離。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養牛場建設的要求
牛舍建筑,要根據當地的氣溫變化和養牛場生產,用途等因素來確定。建養牛舍因陋就簡,就地取材,經濟實用,還要符合獸醫衛生要求,做到科學合理有條件的,可建質量好的、經久耐用的牛舍。牛舍以坐北朝南或朝東南好。牛舍要有一定數量和大小的窗戶,以保證太陽光線充足和空氣流通
房頂有一定厚度,隔熱保溫性能好。舍內各種設施的安置應科學合理,以利于肉牛生長。基本結構:
1、地基與墻體基深8-100厘米,磚墻厚24厘米,雙坡式牛舍脊高4.0--5.0米,前后檐高L0--3.5米。牛舍內墻的下部沒墻圍,防止水氣滲入墻體,提高墻的堅固性、保溫性。
2、門窗門高2.1-2.2米,寬2--2.5米。門一般設成雙開門,也可設上下翻卷門。封閉式的窗應大一些,高1.5米,寬1.5米,窗臺高距地面1.2米為宜。
3、場地面積肉牛生產,牛場管理,職工生活及其他附屬建筑等需要一定場地、空間。牛場大小可根據每頭牛所需面積、結合長遠規劃計算出來。牛舍及其他房舍的面積為場地總面積的15%一20%。由于牛體大小、生產目的、飼養方式等不同,每頭牛占用的牛舍面積也不一樣。肥育牛每頭所需積為1.6-4.6平方米。通欄肥育牛舍有墊草的每頭牛占2.3-4.6平方米,有隔欄的每頭牛占1.6--2.0平方米。
4、屋頂最常用的是雙坡式屋頂。這種形式的屋頂可適用于較大跨度的牛舍,可用于各種規模的各類牛群。這種屋頂既經濟,保溫性又好,而且容易施工修建。
5、牛床和飼槽肉牛場多為群飼通槽喂養。牛床一般要求是長1.6-1.8米,寬1.0-1.2米。牛床坡度為1.5%,牛槽端位置高。飼槽設在牛床前面,以固定式水泥槽最適用,其上寬0.6一O.8米,底寬引種技術青貯飼料效益分析人工授精改良誤區流動配種秸稈微貯飼養規程牛粗飼料羊病防治牛添加劑牛病防治0.35-0.40米,呈弧形,楕內緣高0.35米(靠牛床一側),外緣高0.6--0.8米(靠走道一側),為操作簡便,節約勞力,應建高通道,低槽位的道槽合一式為好。即槽外緣和通道在一個水平面上。
6、通道和糞尿溝對頭式飼養的雙列牛舍,中間通道寬1.4--1.8米。通寬度應以送料車能通過為原則。若建道槽合一式,道寬3米為宜(含料槽寬)。

養牛場建設需要注意的
牛場場址的選擇要有周密考慮,統盤安排和比較長遠的規劃。必須與農牧業發展規劃、農田基本建設規劃以及修建住宅等規劃結合起來,必須適應于現代化養牛業的需要。所選場址,要有發展的余地。
1、地勢高燥。肉牛場應建在地勢高燥、背風向陽、地下水位較低,具有緩坡的北高南低,總體平坦地方。切不可建在低凹處、風口處,以免排水困難,汛期積水及冬季防寒困難。
2、土質良好。土質以沙壤土為好。土質松軟,透水性強,雨水、尿液不易積聚,雨后沒有硬結、有利于牛舍及運動場的清潔與衛生干燥,有利于防止蹄病及其他疾病的發生。
3水源充足。要有充足的合乎衛生要求的水源,保證生產生活及人畜飲水。水質良好,不含毒物,確保人畜安全和健康。
4、草料豐富。肉牛飼養所需的飼料特別是粗飼料需要量大,不宜運輸。肉牛場應距秸稈、青貯和干草飼料資源較近,以保證草料供應,減少運費,降低成本。
5、交通方便。架子牛和大批飼草飼料的購入,肥育牛和糞肥的銷售,運輸量很大,來往頻繁,有些運輸要求風雨無阻,因此,肉牛場應建在離公路或鐵路較近的交通方便的地方。
6、衛生防疫。遠離主要交通要道、村鎮工廠500米以外,一般交通道路200米以外。還要避開對肉牛場污染的屠宰、加工和工礦企業,特別是化工類企業。符合獸醫衛生和環境衛生的要求,周圍無傳染源。
7、節約土地。不占或少占耕地。
8、避免地方病。人畜地方病多因土壤,水質缺乏或過多含有某種元素而引起。地方病對肉牛生長和肉質影響很大,雖可防治,但勢必會增加成本。故應盡可能避免。

養牛場的建設還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首先就是它的選址,選址對養牛場的建設也是很重要的,其次就是它的合理規劃,合理規劃好了,才便于日后的喂養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