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參用途廣泛,療效高,全國需求量增長,部分年供不應求。不但具備活血化瘀的功效,并且對心腦血管病、肝病、脈管炎、神經衰弱等多種多樣病癥的醫治有新的功效。隨著人們飲食結構的變化和社會老齡化的出現,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丹參在臨床治療和預防過程中發揮著其他藥物不可替代的作用,出口產品緊張,前景好。

一、丹參的栽培前景
1、丹參用途廣泛,療效高,全國需求量增長,部分年供不應求。60年代初,全國年需求量不足100萬公斤,到1978年增加到652萬公斤,18年銷售量增加了5.5倍以上。需求量快速增長的原因,除了人口因素之外,主要是科技研發使丹參的用途越來越多。
2、科學研究發覺,丹參不但具備活血化瘀的功效,并且對心腦血管病、肝病、脈管炎、神經衰弱等多種多樣病癥的醫治有新的功效。以丹參為原料生產的丹參膏、丹參片、復方丹參酊、冠心片、丹參葛根六胡片、丹參丸、丹參注射液、舒心沖劑、冠心沖劑、復方甘草丹參片等中成藥近百種,生產的劑型有蜜丸、水丸、片劑、噴劑、噴劑、糖漿劑、注射劑等10多種。
3、特別是近年來,隨著人們飲食結構的變化和社會老齡化的出現,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丹參在臨床治療和預防過程中發揮著其他藥物不可替代的作用,使丹參的價值倍增,使用量倍增。需求刺激生產也刺激采掘,連年大批量采掘嚴重破壞野生資源,部分場所瀕臨滅絕,產量持續減少,質量大幅下降。人工種植新技術推廣不快,單產不高,總產不穩,有些地方因病蟲害嚴重,連年大量不科學施用農藥化肥,嚴重影響人工種植丹參質量。
4、因此,市場上中高級產品,特別是出口產品緊張,價格穩定上漲,1998~1999年全國75大藥材市場價格維持在11~18元/公斤。由此可見,現在在適當的地區選擇無污染、無公害的地塊,選擇優良的品種,采用規范化的丹參栽培技術,生產綠色中高級丹參的利益良好,市場潛力相當大。
二、丹參的投資成本(不包括土地)
1、種苗:每平方米667/畝種丹參苗8000株,市場優質苗價0.06元/株,每畝需投資480元。
2、耕地:一般深耕土地,旋耕一次,每畝費用80元左右。
3、肥料:每畝用50公斤復合肥做基肥,約150元。加上追肥,大概50元計算。共200元(不包括農家肥料)。
4、農藥:一般年份丹參病害少,生長期發生2次病害,以預防為主,費用少。
5、其他:栽培、接收、晾干的人工費,由于栽培方法、栽培時間、環境條件等不同因素,沒有預算投資,按800元計算。丹參的栽培效果。 丹參在晚秋或早春栽培后,生長期為1年,在當年秋天收獲。一般年份,在沒有自然災害的情況下,平均生產棵,每畝栽培8000棵,按成活率90%計算,每畝可收獲干丹參360公斤。 統一商品(大小不計)市場價格為14-18元/公斤,每畝收入000-6500元,去成本,純利潤大約3300-4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