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櫻桃適宜種植于丘陵和平原不易積水的地區,在我國呈現低緯度高海拔、高緯度低海拔分布態勢。我國大櫻桃培養主要集中在渤海灣沿岸各省區,尤以山東泰安、煙臺、青島等地培養最多,其次是遼寧大連和河北等地。櫻桃的病蟲害主要有流膠病、細菌穿孔病、根癌病、褐斑病等,注意增施有機肥來加強樹勢,并加強肥水管理。

一、適合種植櫻桃的地方
1、大櫻桃適合種植在丘陵和平原不易積水的地區,低洼地容易受低溫積水等危害,不易種植。由于大櫻桃冬季休眠需要7.2℃以下低溫900~1400h,我國長江以南大部分地方不能滿足這個條件,因此大櫻桃以江北栽培為主,西南高地有少量發展,但質量遠遠低于江北地區。
2、總體上而言,我國櫻桃在布局上呈現低緯度高海拔、高緯度低海拔分布態勢,我國大櫻桃培養主要集中在渤海灣沿岸各省區,尤以山東泰安、煙臺、青島等地培養最多,其次是遼寧大連和河北等地。
二、怎樣預防病蟲害
1、流膠病
(1)癥狀:流膠病主要危害櫻桃主干和主枝,受害處流出黃白色半透明粘性物質,引起皮層和木質部腐爛、壞死,嚴重時枝干枯死。櫻桃流膠病一般在春季樹液開始流動時開始發生。
(2)措施:增加有機肥料來加強樹勢,減少傷口;12月至次年1月清園消毒,集中燒毀流膠硬塊及其下部的腐爛皮層木質,用石硫合劑或生石灰處理傷口;或用刀刮除老翹皮及病部干膠,再用刀縱橫劃幾道,直至超出病斑病健交界處,將膠液擠出,后用石硫合劑原液涂抹1~2次后再涂煤油保護。
2、細菌穿孔病
(1)癥狀:細菌性穿孔病發病初期,有半透明水漬狀黃白色至白色小病斑出現在葉片受侵染部位,后期擴大為帶有淺黃綠色的淺褐色至黑褐色病斑,陸續有裂紋出現于邊緣,直至干枯脫落形成孔洞。一般在5~6月發病,8~9月為發病高峰,從而引起早期落葉,產量降低。
(2)措施:加強肥水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樹體的抗病能力;清除病枝,清掃病落葉,集中燒毀,減少越冬病原等。發芽前噴4~5波美度石硫合劑。6~8月,每月噴1次等量式波爾多液。發病嚴重的果園要以防為主,可在展葉后噴1~2次70%代森錳鋅600倍液,或農用鏈霉素200萬IU,或70%百菌清500~800倍液等。
3、根癌病
(1)癥狀:櫻桃根癌病是由土壤習慣細菌引起的。病原菌主要從植物根部傷口侵入,引起根部組織增殖,形成褐色腫瘤物質,嚴重可致樹死亡。
(2)措施:合理施肥,提高樹體抗病能力,合理修剪,盡量減少傷口等,以3年以上的果樹為檢查重點。
4、褐斑病
(1)癥狀:發病初期,有針頭大小的黃褐色病斑出現在葉片正面,伴隨著病況的發展趨勢,病斑逐漸擴張至直徑2~5毫米,中心部位仍為灰褐色或黃褐色小霉點,邊緣呈褐紅色。
(2)癥狀:增加磷肥、鉀肥、有機肥,增強樹勢。發病前,可選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每7~10天噴灑1次,噴2~3次最好。發病初期,可選用25%金庫乳劑5000倍液和40%康碩乳6000倍液,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