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大部分地區都適合種植茯苓,但北方的嚴寒地區不適宜種植茯苓,我國茯苓主要有茯苓大別山產區、茯苓湖南產區、茯苓云南產區等幾個主要產區。茯苓一般在每年的5-6月份種植,具體時間要根據當地氣候條件來決定,最晚不得超過7-8月份種植,因為這一時期天氣炎熱,茯苓難以成活,成活率不高。

一、哪些地區適合種植茯苓
茯苓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適合種植,但是不適合在嚴寒的北方地區種植。河北、河南、安徽、浙江、湖南、湖北、四川、貴州、云南等地都可以種植,但目前主要產區分布在大別山產區、湖南產區和云南產區。此外,茯苓在廣西、貴州等地也有少量生產。
1、茯苓大別山產區:主要集中在安徽省岳西縣、霍山縣、金寨縣和湖北省英山縣和羅田縣,其中岳西縣為茯苓生產、加工集散地。
2、茯苓湖南產區:主要集中在湖南省懷化靖州縣,當地茯苓產量小,主要依靠外地購買生鮮物品加工,當地也是茯苓加工集散中心。
3、茯苓云南產區:主要集中在云南省的永勝縣、樺坪縣、永平縣等地,當地茯苓主要以鮮貨形式銷往安徽、湖南等地,干貨加工較少。
二、茯苓的種植時間和方法
1、茯苓種植時間:一般從每年的5月到6月開始種植,具體需要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來決定。但是,不能延期到7~8月種植,由于7月天氣開始炎熱,種植茯苓會很難生存,成活率不高。
2、茯苓種植方法
(1)備料:種植茯苓和其他藥材的種植有所不同,因為它是寄生菌,種植前需要準備好材料。首先,需要準備賴松木,因為茯苓生長最有利的養分是賴松木,賴松木分節每節約1米長,去除樹皮放在土地上,蓋上草料。
(2)整地:選擇排水性較好的砂土坡地種植,場地選擇后,深翻土壤,將土質耙平,堆土消毒殺菌。接種前半個月左右還需進行一次深翻,這樣可以徹底的清楚土壤中的雜質和蟲害,保證茯苓的生長。
(3)接種:通常在春、秋兩季進行接種,首先需要選擇合適的菌種,其次在整好的地上順著坡度進行開窖,將段木順著開好的窖擺放好,消毒菌種,避免細菌感染,消毒后將茯苓均勻配置在段木的兩端或接口處,撒上消滅白蟻的藥劑,最后用土輕輕覆蓋即可。
(4)管理:接種后一周左右會產生白色菌絲體,必須立即檢查田間的菌種情況。如果有稀缺的話立即補充,每隔10天左右檢查一次,看是否有死菌和異菌,如果有必要需立即拔除,否則就會感染其他健康的菌種。最后要注意田間的水分,水分過多的話要馬上排出,段木露出地面的話要進行培土處理等。
(5)防病:在茯苓生長的全過程中有很多病蟲害,主要是真菌感染,如木霉、青霉等,一般預防方法是在培土時在段木上蓋稻草和薄膜,有效預防,其次可以用多菌靈噴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