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是扎實基地建設。
首先調整品種結構。引導種植適制東方美人茶、紅茶的青心大冇、軟枝烏龍、金牡丹等新品種,其次,調整產品結構。春季紅茶、夏暑季美人茶、秋季烏龍茶。
二是嚴格質量管理。
出臺《禁止使用禁用農藥和除草劑的通告》,頒發《大田縣茶葉質量安全建設責任書》,建立對茶園違禁農業投入品檢查的長效機制,對茶園、茶葉生產、加工、銷售、與茶有關的茶食品、茶企業、茶葉交易市場進行全方位監管。通過組織技術培訓、加強產品抽查、開展執法檢查等形式,強化質量安全監管工作,不斷提高大田高山茶質量安全管理水平。
三是拓展銷售市場。
鼓勵企業、個人在大中城市設立直銷窗口,充分利用電子商務、電話營銷等新型銷售模式,引導茶農開展網上交易,開辟新的“綠色通道”,為茶農和茶企提供技術信息、市場信息和咨詢服務,構建一個市縣貫通,內外呼應,預測及時的現代化信息網絡體系。
四是加強品牌建設。
加大品牌宣傳推介力度,在大中城市和茶葉主銷區舉辦系列推介活動,舉辦大田縣第十二屆中國高山茶文化節,組團參加“9.8”投洽會、林博會、茶博會,全面提高大田高山茶的影響力與品牌知名度。做好大田高山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申報的后續工作。
五是深化茶事活動。
深化高山茶文化節、斗茶賽、“9.8”投洽會、海峽兩岸林業博覽會(三明)、武夷山茶業博覽會等活動。
六是延長產業鏈條。
茶城的提升,確定VR茶博館提升改造方案,爭取10月份完成茶博館內裝修投入。申報茶葉公園,依托綠水青山、茶園風光、古建遺存、鄉土文化等資源創建國家茶葉公園,發展休閑度假、旅游觀光、養生養老、創意農業、農耕體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