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蛋白質
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基礎,是構成竹鼠身體肌肉、內臟、皮膚、血液、毛等組織和器官的主要成分。蛋白質在生命活動中的作用是其他營養物質所不能替代的。要使幼鼠生長發育良好,種鼠繁殖力強,必須保證日糧中含有足夠的蛋白質。野生竹鼠嗜食植物,以竹根、芒草稈為主食,在自然環境中采食獲得的蛋白質較少,所以生長緩慢,9} 10月齡甚至更長時間才成熟。改為家養后,喂給配合飼料,飼料中的蛋白質含量大大提高,竹鼠的生長成熟期明顯縮短,6~7月齡就能成熟。
2.糖類
竹鼠體內能量的70%-90%來源子糖類即碳水化合物。在竹鼠體內,糖類主要分布在肝臟、肌肉和血液中,占體重不到1%,主要功能是產生熱能,維持生命活動和體溫。如果竹鼠攝取糖類過多,便在體內轉變成脂肪而沉積下來,作為能量貯存;如果日糧中糖類不足,竹鼠便利用體內蛋白質和脂肪作為熱能來源。因此必須供給竹鼠充足的能量飼料,如甘蔗、玉米、涼薯、馬鈴薯等,以滿足竹鼠對熱能的需要。
3.脂肪
脂肪屬于高能量物質,它的主要作用是產生熱能(所產生的熱能相當于同等重量糖類的2.25倍),有助于對某些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A、D等)的吸收利用。但竹鼠體內能量來源主要是糖類而不是脂肪,竹鼠體內沉積的脂肪大部分也是由飼料中的糖類轉化而來。因此,平時竹鼠不需要專門補喂很多的脂肪性飼料,只需在哺育幼鼠期、發育期以及冬季適當供應黃豆、花生等,占飼料總量的2%即可。脂肪不易消化,不能攝取過量,以免消化不良,引起下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