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防治野豬高熱病的同時,有些獸醫人員一味從清除病原的角度出發,盲目使用疫苗和抗生素,不顧及野豬體的承受能力,結果造成更多的野豬只死亡。通過分析高熱病的發病原因,防治高熱病應該從全新的角度入手———“防”以提高野豬體免疫力作為關鍵點;“治”以緩解呼吸,改善血液循環,退熱為主,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高熱病臨床癥狀
以高燒,厭食,嗜睡,拉稀,便秘,流鼻涕,咳嗽,眼分泌物增多,腹式呼吸,全身皮膚發紅為主要癥狀。發病初期大群表現為厭食病態,突然出現呼吸道癥狀,包括咳嗽,肺炎,體溫升高和厭食,并迅速擴散,之后繁殖系統受到影響。
1.哺乳仔野豬:咳嗽,肺炎,發燒。
2.斷奶和生長野豬:急性發病,患野豬突然倒臥不起,呼吸沉重,全身皮膚發紅,嚴重的肺炎病變。
3.母野豬:體溫升高,便秘嚴重,致流產,肺炎。斷乳母野豬發情延長,假懷孕的母野豬增多,流產率升高,多見晚期流產。
解除免疫抑制,提高野豬體免疫力是防治關鍵
在高熱病的眾多病原中,高致病性變異藍耳、野豬瘟、偽狂犬、圓環等病毒起著關鍵作用。它們在侵害野豬體各個系統的同時,還損傷呼吸道上皮,讓巴氏桿菌、胸膜肺炎放線桿菌、鏈球菌等細菌更容易侵入野豬體,引發更大的發病死亡。更為重要的是,這些病毒特異性侵蝕免疫器官,在其中定居繁殖,從而破壞野豬體免疫力,形成免疫抑制或免疫麻痹,而免疫受到抑制的野豬體不但無法對抗入侵的高熱病病原,也沒法對疫苗作出該有的免疫應答。所以,免疫抑制是高熱病發病的最本質原因。
大量的調查結果支持這種看法。調查表明:許多種野豬群存在野豬瘟、藍耳的持續隱性感染,并傳遞給母野豬和仔野豬,這些潛伏的病毒已經在無聲無息中破壞了野豬體免疫力,抑制抗體的產生,從而導致疫苗免疫的失敗。一個巴掌拍不響,野豬體免疫力和正確的免疫(包括合格的疫苗、合理的免疫程序、正確的免疫方式)對于預防高熱病同樣重要。當我們在緊抓免疫時,有沒有關注野豬體免疫力呢?
我們還可以通過疾病的三角關系來分析高熱病的防治。
疾病發生由三個因素構成,即病原、傳播途徑、易感動物。首先,高熱病有多種病原(有病毒、有細菌,幾乎囊括了當前主要流行疫病的病原),這些病原以目前的防疫體系是難于清除的,必然在養殖環境中長期持續存在。其次,多種病原也決定了傳播途徑的多樣性(有空氣傳播、接觸傳播、胎盤傳播等),尤其是空氣傳播防不勝防,常規的人員封鎖、隔離、消毒等措施難于抵擋高熱病原的入侵。
既然無法有效地清除病原和切斷傳播途徑,那我們只能從減少易感動物入手。一是提高動物的免疫力,二是正確的疫苗免疫。野豬體的免疫力還制約疫苗的免疫效果,所以,提高動物免疫力顯得尤為關鍵。
防治對策
1.提高野豬體免疫力是關鍵。
2.拯救野豬只當務之急是退熱,促食,改善機體循環,緩解酸中毒。
3.防止細菌的繼發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