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啄食癖:啄食癖是指雞之間互相啄叨或群雞集中啄叨一只雞。
此癥大、中、小雞都會發生,若技術跟不上幾乎每批都可發生,如不及時解決損耗會較大,嚴重影響養殖效益。常見惡癖有啄肛癖、啄趾癖、啄毛癖、食蛋癖等。
常見原因:光照過強、飼養密度過大、采食槽位不足、墊料潮濕、通風不良、日糧中缺乏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粗纖維或氨基酸不平衡都可產生啄癖。在育雛期的雛雞最易發生啄癖,成年母雞在交配后或在窩外產蛋肛門外翻時,被其它雞啄破出血,易被群雞啄造成傷亡。
啄趾癖一般發生在育雛最初幾天,雛雞足趾皮薄,血管明顯,最易引起互相啄趾,嚴重時可導致10-20%死亡率。
食毛癖常發生在高產母雞群互相啄食羽毛或自食羽毛。啄尾羽出血后,易引起啄尾癥。
食蛋癖是在母雞剛產下蛋,雞群爭相啄食或啄食自己生的蛋,其原因多是雞飼料中缺乏鈣和蛋白質,產軟殼蛋或薄殼蛋弄破后易形成食蛋惡癖。
防治:1、減少密度;2、增加青飼料,特別是雛雞在2日齡后,每2-3小時投放一次細嫩的青菜,讓其采食;成年雞用稻草或青草作為墊料讓其啄食,這也是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有效手段;3、增加6-8%蛋白質或2%羽毛粉;4、雛雞可減少光照強度;5、飼料中加入2%芒硝(Na2SO4);6、做好斷啄工作。以上措施綜合運用,非常有效。一旦發現啄癖,應及時捉出被啄雞,涂上紫藥水,另外隔離飼養,投喂幾天的抗生素,即可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