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蚯蚓大田套養是人工養殖蚯蚓的方式之一,視不同作物可采取平地長條套養、挖溝套養和挖坑套養等。
1蚯蚓飼草地套養。
如聚合草。春暖花開時,在大田周圍挖好排水溝,在草行間開寬、深各15-20厘米的土溝,然后投入飼料,放進蚯蚓種。聚合草為多年生闊葉飼料,其生長期與自然環境中的蚯蚓生長期基本相同,在夏季可以為蚯蚓庇蔭。收割聚合草時,要注意隔行采收,盡量保持蚯蚓的避光條件。此法每年每1/15公頃(1畝)產蚯蚓1000-2000千克,同時可使青飼料增產40%。
2蚯蚓甘薯地套養。
在種甘薯的土埂上放養蚯蚓。甘薯生長茂盛,莖葉為蚯蚓遮光擋雨。當氣溫高達34-38度時,甘薯葉下的溫度只有26-29度,蚯蚓基本都在葉下根部周圍5-8厘米處活動。在沒有遮陰的地方,蚯蚓會鉆到土下30-40厘米處躲避高溫。蚯蚓在作物根附近活動,不僅可以給作物松土,其排出的糞粒還直接成了作物的優質肥料。
3蚯蚓西紅柿地套養。
在西紅柿地晨定點挖坑分層加飼料套養蚯蚓。54天后觀察,西紅柿枝既高大又粗壯,而且綠葉期長,開花早,西紅柿個體比對照組大40%,產量提高60%,成熟期延長5-7天。
4蚯蚓蔬菜地套養。
平整土地后按常規種植菠菜。菠菜苗長出后,在預留的空地上鋪床養殖蚯蚓。苗長到15厘米時,長勢明顯旺盛,葉色濃綠,葉片肥厚,菠菜可增產1倍。
5蚯蚓小麥地輪養。
在養殖過蚯蚓的地里,搬走床土,不施任何肥種植小麥,按常規方法管理。在春季,小麥即表現出葉綠桿粗,長勢旺盛。收割后經測產,小麥增產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