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如今,只聽說種植蔬菜能致富,養牛喂豬也能致富,近日卻聽聞界首市顧集鎮“界首市地龍專業養殖合社”依靠規模養殖蚯蚓發展得紅紅火火的,真是令人稱奇。
說起“界首市地龍專業養殖合社”的主人牛靈,那可是個知名人物:全國雙學雙比“女能手”、界首市優秀青年、優秀共產黨員、界首市黨代表、人大代表……渾身上下透露著農民女企業家的氣質和睿智的牛靈能言善語,聊起養殖蚯蚓的經歷,更是滔滔不絕。
在質疑中起步
“剛養殖蚯蚓那陣子,很多人都我說瘋了,被別人騙了等等。”說這句話時,牛靈的臉上依然浮現出當初連親戚朋友都不理解的無奈表情。
牛靈自剛結婚時就一直與丈夫李岳在農村打拼,她曾于1992年3月創辦界首市第一家“天鵝服裝職業培訓學校”,先后讓10000多名失業或待業青年走上了致富之路,后來她轉行搞起燈飾水晶加工、服裝加工等,在村民眼里加工廠一直干的不錯的她,卻突然關閉了工廠而去大筆投資養殖蚯蚓,怎能不讓人驚訝懷疑。別人不知道,但牛靈自己卻知道多年來,盡管沒少奔忙,卻沒能賺什么大錢,尤其在后來辦服裝廠時,因受經濟危機沖擊和廣東的合作人破產而給她帶來巨大損失。此后,她就一直在尋找新的出路。在眾多親朋質疑目光里,她最終選擇一性投資114萬元,流轉土地面積120畝,先期養殖蚯蚓63畝……
養殖歷程多磨難
“對于養殖蚯蚓,剛開始有很多難題,就說技術難題吧,蚯蚓有六喜六怕。”牛靈說。
蚯蚓喜陰暗、喜潮濕、喜安靜、喜溫暖、喜甜、酸味和喜同代同居,六怕怕光、怕震動、怕水浸泡、怕悶氣、怕農藥及怕酸堿,加之養殖蚯蚓又在當地是個新生事物,蚓種引進和繁育、養殖方法、管理等等都是挑戰。再說是養殖場地難,“養殖蚯蚓最怕就是下大雨遭水淹”,所以養蚯蚓需地高排水暢,現在土地承包到戶,憑她個人的能力卻無法選出一塊100多畝的基地來。但最大的難題是資金,雖說她20年一直打拼積累資金,卻只有幾十萬元積蓄,而規模養殖預算至少需要100多萬元。她說,這一切難題多虧有了當地政府的支持和丈夫理解,技術難題她和丈夫一同上網查、外出學、請專家來解決,為籌資金她和丈夫多次跑親問朋來磨破嘴唇來籌借貸,當地政府也在2011年幫她一下流轉了120畝場地,并且又幫她打了兩口深水井解決水源等難題。
牛靈說:對于這次創業很是慎重,有時會一連幾夜都睡不著,但是不管再難,都會認準目標一直努力去拼去干。因為她是一個要強而又不甘平淡的人。
效益初顯信心足
“現在,我這蚯蚓床里好的地方每平方米的蚯蚓都達12.5公斤。”說著,她帶著筆者走到一處蓋滿牛糞的“蚯蚓床”邊,一鐵叉下去,立刻看到成百上千條鮮紅的蚯蚓在纏繞翻滾著,煞是喜人。
“目前,這些活蚯蚓對外大量批發價格要在每公斤15元左右,要是裝在小盒子里供釣魚用每公斤都合到60元,現在臨泉漁具市場都天都有千盒蚯蚓的需求量,還有我市新馬集鎮養殖黃鱔經常都來購買蚯蚓作開口料,今年光賣這些小數量的就已銷售了幾萬元了。”牛靈還說,每天都接到10多個訂購蚯蚓的電話,有合肥的、阜陽的、臨泉和周邊的,而且北京一家知名藥廠想要與她簽訂每公斤70元的長期供干蚯蚓合同。對于牛靈的話,筆者一開始還有些懷疑,但就在當天中午時吃飯時從合肥趕來的一位王先生要一次采購4000斤鮮蚯蚓時得到證實。
牛靈的丈夫算了一筆效益帳:“正常情況下,養殖蚯蚓每畝年投入用餌料牛糞,豬糞等需3000元、蚓種300元,包地補償每畝800元、再加上人工管理費用等合計4300元,而銷售出蚯蚓干能達200公斤可賣2萬元,蚯蚓糞作為上等有機肥能產30噸賣9000元,這樣一算每畝地能收益2.4萬元,如果養殖50地畝的話每年就可收入100多萬元。現在如果我們要把所產的蚯蚓全部賣出去的話,今年就能收回所有投資成本。”
美好規劃讓人贊
蚯蚓深身是寶,是最好的垂釣鉺料、糞便可加工成花卉專用肥,又是做雞鴨和豬等動物的精飼料,同時從蚯蚓中可提取的可溶解血栓——蚓激酶,有降低血纖維蛋白原、降低血液粘稠度、溶解血栓的作用。蚯蚓還是“環保衛士”。養殖蚯蚓是一個潛力巨大、前景廣闊的新型產業,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市場競爭力。
牛靈說,她現在發展受制約的就是蚯蚓的口糧問題,蚯蚓飼料有動物糞便、農作物秸稈,城市污泥等,但最好的飼料就是牛糞,每畝地蚯蚓所需口糧要30頭牛的糞便方能供應上,周邊鄉鎮所有養牛廠的牛糞她幾乎都收購了,所以下一步她想到臨泉大型養牛廠附近再建一個大型蚯蚓基地,以帶領更好的群眾發家致富。
筆者看到,在該“地龍養殖專業合作社”展牌旁,寫著這樣一段招聘信息:常收免費培訓蚯蚓養殖技……牛靈說,她的合作社目前有7名會員,今后她要發展更多的會員,采取“基地養殖+社員養殖+農戶養殖”的模式,走“研、產、銷”一體化道路,計劃近3年內養殖規模達到500畝,處理農作物秸稈50萬畝和畜禽糞便50000噸,生活污泥30000噸,年產蚯蚓糞150000噸,地龍干1000噸,讓總產值上億元,以帶領更多的群眾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