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發病情況
某養殖戶于半年前開始從事果子貍飼養,并陸續從外地購入果子貍留作種用。數月前從外地購入一批果子貍后,便開始發病,癥狀主要表現為拱背,死亡較快。發病后曾用青、鏈霉素、慶大霉素、先鋒霉素等抗生素治療,效果不理想,后用中藥方劑治療,有一定療效。
2 剖檢
病變主要在肺部。肺部見有囊腫,呈紫黑色。剪開囊狀腫塊,其內可見有寄生的吸蟲,每一囊內多見成對蟲體寄生。肺有出血點,部分肺發生肝變。
肝、血涂片,經鏡檢未發現有病原菌。以無菌操作取肝接種于普通瓊脂、肉湯培養基上,經24 h未發現有細菌生長。
取蟲體觀察,可見蟲體肥厚,呈棕色,腹面扁平,背面隆起,體表有小刺,蟲體長10.4 mm、寬4.8 mm。蟲體口吸盤位于蟲體前端,與腹吸盤大小相似,腹吸盤位于蟲體中央稍前處。生殖孔開口于腹吸盤的左后方,子宮盤曲于腹吸盤后右側,子宮內可見大量蟲卵,呈棕黃色,卵圓形。卵黃腺發達,位于蟲體兩側,起始于咽部,終止于蟲體后端,分枝很多。睪丸分葉,左右并列于蟲體后1/3處。根據以上形態特點,認定為并殖吸蟲。
3 治療
用丙硫苯咪唑,劑量為每天口服50~100 mg/kg,連用14~21 d,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