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肉好吃嗎?
回答是不同部位的馬肉口感不同,但總的來說馬肉還是很好吃的。
馬肉好吃嗎的等級評定
馬胴體的分割應按形態結構和食品要求對馬胴體進行等級分割,一般來說馬的肋腹部的肉脂肪豐富而后驅相反,肌肉豐富脂肪中等,結締組織不多。根據肉塊中的肌肉、脂肪、骨骼和結締組織的化學成分 、熱量和感官性的不同將其歸納為三個等級:
第一級:背部肉、胸部肉、肋條肉、里脊肉、外脊肉和后腿肉
一、背部肉
1、主要包括背闊肌、背最長肌、斜方肌等。其一端與外脊肉相連,另一端在最后頸椎處。分割時沿肌肉的自然走向逐個剝離胸椎,去除筋腱。
2、背部肉調制后的風味及營養價值評定: 例如“東阿精鹵馬肉”主要采用背闊肌加工精制而成。產品特點:肉聞噴香、入口肥爛、味厚無窮。 營養價值評定:以瘦肉為主,其中高級脂肪酸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豐富為高等食療佳品。再者,其中特有的天門氡氨酸和谷氨酸保證了其產品的鮮美。

二、里脊肉和外脊肉
1、里脊肉 分割時先剝去腎脂肪,然后沿恥骨下方把里脊剔出,再由里脊頭向里脊尾(第16~17胸椎之間),逐個剝離腰椎和胸椎橫突,取下完整的里脊。
2、外脊肉:主要是背最長肌,分割步驟如下: 1)沿最后腰椎切下;2)沿著背最長肌腹壁側肌肉的邊緣,沿肌肉的自然走向逐個把胸、腰椎剝離;3)在第16~17胸肋處切斷胸椎。
3、里脊肉和外脊肉的風味及營養價值評定: 例如“太原韓記臘馬肉”主要采用里脊肉經分層加工而成。產品特點:色澤透紅、呈現出鮮紅色,氣味濃香、味美可口,具備五香、質密、酥脆的特點。營養價值評定:脂肪酸含量有所降低,而氨基酸的含量反增,因而對肉的鮮美起了很大作用。
三、后腿肉
1、主要包括股闊筋膜張肌、臀淺肌、臀股二頭肌、半膜肌、半腱肌、臀中肌、股四頭肌等。 分割方法是:剝離后腱子肉和里脊肉后,從第18肋骨斷裂處,沿股闊筋膜張肌前緣割下腹部肌肉后,自然 露出股肉和臀肉,去除股骨和盆腔骨,即得到后腿肉。
2、后腿肉調制后的風味及營養價值評定: 例如“天龍牌小馬扒”將股部肌肉分割修整后經用腌、熏、煮、烤的方式加工而成。 產品特點:味道醇香、口感甘甜鮮美、香脆可口。尤其是“天龍牌”參杞龍膳更是選用上等的后腿肉,加 入肉桂、黨參、枸杞等21味中藥精制而成,為上乘藥膳。營養價值評定:脂肪酸含量降低,各種氨基酸含量增加,使其味道更加鮮美。

第二級、腹部肉與肋條肉
1、腹部肉 主要包括胸升肌和胸橫肌等。在劍狀軟骨處,隨胸肉的自然走向剝離,修去部分脂肪即成一塊完整的胸肉 。
2、肋條肉 主要包括肋間肌和肋間外肌等。也即是肋排,分無骨肋排和帶骨肋排。 例如“馬肉排骨湯”將馬肉、下水和肋排放入瓦制容器中放入各種香料經燉煮后放入其它調制品即可。產品特點:清香爽口、香醇迷人、入口酥軟、滑而不膩。 營養價值評定:大量的營養物質和多種氨基酸被保存在湯中。并且,馬骨當中的動物膠、骨膠原和鈣酸等 成分能為老人、兒童、體弱和病后調養的人提供良好的營養補充。
第三級:腱子肉也同樣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但由于脂肪含量低,口感略差。
通過以上了解總結出:第一級和第二級的馬肉口感好,而第三級的馬肉口感略差。
現在對于“馬肉好吃嗎?”這個問題相信大家都有答案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