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能你對棕色、栗色甚至白色的馬匹不會陌生,那么金色的駿馬呢?科學家最新的研究發(fā)現(xiàn),這種罕見的祥瑞之物并非只是神話傳說里的奇談,至少有一匹這樣的“神駒”曾在2000多年前隨它的主人馳騁于天山腳下。
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的研究人員日前在對新疆哈密地區(qū)一處西漢前期的游牧文化遺址里出土的整馬遺骸進行DNA實驗分析后,驚奇地發(fā)現(xiàn)其中一匹與墓主人同葬于墓室的馬竟是罕見的金黃色。
“準確地說,它身上毛發(fā)為金黃色,鬃毛和尾毛則是更淺的白色。這雖然不是世界上首次發(fā)現(xiàn)金色的馬,但這種基因變異的個案是極為少見的。”主持此次研究的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科技考古中心助理研究員趙欣告訴記者。
家馬的起源、擴散及馴化研究是國際動物考古學界關注的熱點課題。趙欣說,此次研究表明,隨著絲綢之路的開通,新疆作為其重要一段,在中國家馬發(fā)展過程中引進西方品種、豐富中國家馬的多樣性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地理作用,新疆是家馬引入中國的一個重要通道。
趙欣說:“石人子溝遺址屬于游牧文化性質,當時人們的生產生活高度依靠馬匹。而大量的馬匹被殉葬反映出馬在當時人類社會祭祀、信仰中的重要地位,而這匹金黃色的馬可以與墓主人同葬一室,可推測它一定是墓主人的心頭好,或具有特殊地位。”
考古學上最早發(fā)現(xiàn)的家馬骨骼是在5000多年前的中亞地區(qū)。新疆位于歐亞草原東端,自古以來就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交通要道。
“新疆是家馬引入中國的一個重要通道。至少到漢武帝時期,中國西北地區(qū)特別是新疆起著家馬 東輸 的 中介 作用。”趙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