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蛋白、脂肪含量同等的條件下,每噸浮性飼料的價格比沉性飼料高幾百上千元,按理說使用沉性飼料投喂泥鰍更劃算。許多養殖戶使用沉性飼料投喂泥鰍,平時投喂泥鰍采食效果也相當不錯,整個養殖季節投了不少飼料,但最后收獲泥鰍后算帳發現,有的4斤料才長一斤泥鰍,有的甚至5斤多料才長一斤泥鰍。按說泥鰍采食效果較好,為什么飼料轉化率這么低呢?泥鰍也沒有逃跑、死亡現象,難道是飼料不好?可是我們用同樣的飼料喂養測試一個月,長一斤泥鰍僅用2.8斤飼料,這其中主要存在的問題是投喂方法不當、投喂量沒有把握好,造成飼料的大量浪費,而且造成養殖池塘水質嚴重污染,也影響了泥鰍的生長。
投喂方法不當主要體現在:
1、池塘淤泥較厚,沒有放食臺,直接將飼料投到池塘中,而且投喂量沒把握好。投喂方法不當。
2、池塘投放了食臺,但食臺數量較少,大量的泥鰍集中采食時劇烈活動,將飼料蕩到淤泥中而造成浪費,當提食臺檢查時均沒有發現剩余飼料,還滿以為泥鰍采食量好。
3、投放食臺數量較多,有的每畝投放10多個投食臺,但食臺四周沿太低或根本就沒有沿,泥鰍采食時將飼料帶到淤泥而造成飼料浪費。
所以對于初養者,或是池塘淤泥較厚者,建議提前做投食臺,每畝準備10個以上食臺,投食臺直徑60-100厘米,食臺四周沿高10-15厘米。如果投食臺直徑小,或者是投食臺四周沿較低,可以在投食臺正中位置再放一塑料菜筐(直徑20-30厘米),投喂時將料投于菜筐中即可。做投食臺應據各地情況,如果覺得做投食臺較費事,或者成本較高,則可以采用浮性飼料投喂泥鰍。
采用浮性飼料投喂,只需用竹子或塑料管,做1-2平方米能浮于水面的投料框,飼料投于框中不至于被風吹走,便于觀察泥鰍采食和掌握投喂量,投料框每畝養殖面積投放5-6個。使用浮性飼料飼養泥鰍,看起來飼養成本會高一點,但方便日常投喂、觀察泥鰍采食,也較易掌握泥鰍采食量,與大量浪費飼料相比,肯定是劃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