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猬全身都是寶,而野生刺猬已經被列為二級保護動物,但是刺猬的藥用價值決定了它的市場需求,因此現在很多人都想要去人工養殖,人工養殖就要掌握它的方法,否則會帶來一定的養殖風險。下面小編就跟大家一起來全面了解一下刺猬吧。

刺猬養殖方法
一、生產技術方案
養殖刺猬主要采取圈養方式。因刺猬賤,適應能力強,好養,養殖技術并不復雜,國內可資借鑒的經驗很多。基本生產流程為:建舍→壘穴→消毒→引種→驅蟲→全價飼料→疾病防治→出欄。刺猬疾病較少,沒有傳染性疾病,只要飼養管理和衛生措施得當,刺猬是很少得病的,主要疾病是腸炎、皮癬、寄生蟲等,很好治療,不會有什么大風險。飼料配方也好掌握。
二、生產規模
設計年出欄商品刺猬1萬只,需引進培育種刺猬2000只左右,公母各半,因刺猬每年發情1—2次,每胎5只左右,多者8只,只要食物供給充足,管理得當,每年都可以實現2次繁殖,生產規模即可達到10000只。 刺猬在2—3歲齡時性成熟,多在3月份出眠,4月間發情交配,妊娠期為60天左右。幼仔成活率幾乎100%。

三、建場條件
可利用舊房改造成刺猬養殖場,也可選擇地勢平坦、空氣干燥、環境安靜、交通便利、水電齊全的荒山、荒地建場。一般每對種刺猬需1.5平方米的飼養舍,分明、暗兩部分,長、寬、高分別為1.6米、0.6米、0.65米。商品刺猬30只/10平方米。因飼養舍簡單,密度飼養較大,要求不高,場地不寬,所以基建投入不大。
四、原料資源
刺猬是雜食性動物,圈養刺猬以配合飼料為主,肉類下腳、糧食及副產品、青菜等按比例配合滿足正常需要即可,飼料原料到處都有,且價格低廉。其基本搭配比例為5:4:1。

五、品種來源
因目前國內尚無規模飼養刺猬的專業性養殖場,無種可引,種源只能來源于野外捕捉及收購。三月份出眠后即可開始收購。
六、產品銷售
刺猬的銷售方式可形式多樣:其一是委托銷售,可在廣州、福州、北京、上海等地的集貿交易市場尋找代理人代銷;其二是自己開辟市場直銷,可興辦刺猬火鍋城,可與賓館掛鉤銷售,也可直接尋找客商外銷;其三是賣種,根據“人無我有”的市場規則,在最初的幾年內賣刺猬種,培養學員,必將大有收益;其四是深加工增值。加工成中藥材、方便食品、旅游食品、保健品等,就可成為一個獨立的產業,實現多層次開發增值。

刺猬銷售價格
刺猬的價格一般是幾十到幾百元一只,各地的價格有所不同。值得注意的刺猬是北京市保護野生動物,黑龍江刺猬為136種二級保護動物中的一員,受到了法律保護,同時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非法捕殺、販賣受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將會受到法律制裁。

刺猬的加工和貯藏
四季均可加工刺猬皮,一般認為以冬季加工為宜,將加工的刺猬先放血,用刀剖腹剝皮。將頭、兩后腳呈三點張開,拉緊釘在木板上,刮去脂肪,置于通風干燥處,任其自然陰干,切不可曝曬,以免走油。待干后,放人石灰缸內貯藏。
刺猬養殖成本和利潤
1、成本:刺猬仔(自繁自養)22元/只,配合飼料按3.5:1料肉比計算1千克體重飼料費6.3元,防疫費0.2元/只,工資及福利3元/只,折舊1元/只,管理費0.5元/只,其它費用2元/只。商品刺猬喂養至1千克出欄成本價35元,1萬只即35萬元。
2、收入:按100元/千克計算,10000只即100萬元。
3、利潤:100萬-35萬=65萬元。

刺猬疾病防治
刺猬常見病有腸胃炎、蛔蟲病和皮癬。
患腸胃炎的刺猬,刺無光澤,行走無力,拉稀,拒食。可減少飼料投喂量,喂土霉素,每只每次1片碾碎拌入飼料中投喂,日喂3次。也可注射慶大霉素,每次臀部肌注2.5萬單位。
患蛔蟲病的刺猬,食欲不振,困倦無力,可喂服蛔蟲凈,日喂2次,每次1片,連喂2天。對未患蛔蟲病的刺猬,也要每年驅蟲2次,以保證刺猬的健康生長和提高繁殖力。檢查刺猬是否健壯,一看棘刺的光澤度,二看身軀是否豐滿,三看刺團的松緊。
患皮癬的刺猬,脫白屑皮,可外擦癬藥膏、膚輕膏。也可用醋浸煙絲24小時后加入敵百蟲藥碾碎摻入涂擦患部。

刺猬可以說還是比較好養殖的,刺猬的適應能力比較強,只要飼養管理好了,養殖好刺猬是不成問題的。不過刺猬的疾病防治還是要注意的,發現有生病癥狀的時候要立馬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嚴重以及大面積感染。總之養殖有風險,技術是降低風險的基本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