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來,由于市場對羊毛和羊肉的需求關系發生了變化,養羊業由毛用為主轉向肉毛兼用而發展到肉羊為主,肉羊生產發展迅速。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對肉羊的需求也逐漸增加,因此,養殖肉羊的前景較為光明。同時,我國草地資源豐富,為肉羊的養殖提供了自然條件。那么肉羊品種養殖有何養殖優勢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現有的肉羊良種較多
我國共有羊品種127個,產肉性能較好的品種有阿勒泰羊、小尾寒羊、湖羊、陜南山羊、馬頭山羊等。另還從國外引進了薩福克羊、美利奴羊、波爾山羊等世界著名的肉用羊品種。形成了一定數量的肉用羊群體。

第二、草地資源和農副產品資源豐富
我國現有天然草地4億公頃,其中可利用面積3.16億公頃。有5000多種天然牧草,且品種優良。全國每年生產糧食的同時,還可以生產5.7億噸農作物秸稈。這都是發展肉羊生產的重要物質保證。

第三、有良好的政策環境
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相繼出臺的發展“兩高一優”可持續農業的有關政策,是發展肉羊業不可缺少的外部環境條件。國務院轉發農業部關于全國秸稈養畜過腹還田項目發展綱要,進一步表明了國家利用當地資源大力發展肉羊業的決心。相關的政策措施,為肉羊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第四、人們膳食結構的改變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肉食品結構不斷優化,人們從吃飽穿暖轉向吃好穿好,越來越多的需求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的肉類食品。羊肉的蛋白質和必需氨基酸含量高于豬肉、雞肉和牛肉,脂肪含量低于豬肉,膽固醇含量低于所有肉類。

第五、肉羊市場容量大
改革開放以來,雖然全國羊肉產量大幅增加,但羊肉在肉類生產中只占4%左右,人均占有羊肉1.19千克,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市場供需矛盾突出,夏秋季節供應尤為短缺,羊肉價格不斷上漲,國內市場潛力巨大。據專家預測,羊肉在國際肉類貿易中的份額將會不斷增長,特別是中東和北非國家進口量將大幅上升。尤其歐洲一些國家因瘋牛病、口蹄疫危機,羊肉生產與出口嚴重受挫。
因此,今后相當長時期內,國際國內羊肉需求上升,價格堅挺,市場前景廣闊,這是發展肉羊產業的巨大推動力。肉羊飼養因生產成本低而有著較高的經濟效益。從近10年的畜產品市場來看,豬、雞的行情均不穩定,價格經常大起大落,而肉羊則銷路看好、價格穩定、市場平穩。由于肉羊繁殖相對緩慢,數量的增加與市場需求的增大處于動態平衡狀態,使之成為廣大農民投資小、效益穩的飼養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