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羊是我國養殖業主要品類之一,養殖市場前景廣,養殖過程簡單,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靠養羊走致富之路,下面來看肉羊飼養管理技術。

一、肉羊品種的選擇與雜交
提高肉羊養殖經濟效益的最核心要素是羊只品種的選擇,雖然所有羊只的品種都可以作為肉用,但是羊只品種的不同,在養殖過程中飼料的利用率也不同,從而帶來的經濟效益也不同。例如,灘羊是我國著名的裘皮用綿羊品種,其生產的二毛裘皮世界聞名,但灘羊屬于裘皮用羊只,若用來當做肉羊養殖,則完全達不到應有的經濟效益。各品種中,早熟肉用羊,屠宰率在70%左右,普通品種約為50%,毛用羊僅為35%。因此,養殖肉羊首先要根據環境選擇適當的品種。選擇適宜的品種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地方品種與專業化肉羊品種
我國羊只的地方品種繁多,其中阿勒泰羊的體型大、生長速度快、耐嚴寒,以飼喂粗飼料為主,主要養殖地區在我國新疆北部的阿勒泰地區,故稱為阿勒泰羊。阿勒泰羊在我國屬于品質極佳的地方品種,7月齡的公羊體重均量為39.5kg,母羊為35.9kg;成年公母羊只的體重分別為74kg和57kg。薩福克肉用羊,原產于英國,是純種的肉用綿羊品種,7月齡時公羊體重為80kg,母羊為63.5kg。成年公母羊只的體重分別為136kg與95kg。由此看來,地方品種與專業化肉羊品種相比仍有很多不足,選擇飼養生長速度較快的專業化肉用羊品種會大大提升養殖的經濟效益。
2、氣候與飼養方式
隨著養殖技術的不斷提升,從外地引進優良品種已經成為常態,在品種引進之前應當考慮多種因素,其中包括引進品種適宜的氣候、飼養方式等。例如我國最常見的小尾寒羊,是肉裘兼用型綿羊品種,其適應力極強,在全國分布廣泛,但也有許多不適合其生長的地區。小尾寒羊為舍飼,不適應放牧的飼養模式,若引進后進行放牧飼養,不僅達不到理想的生長速度和產犢率,甚至可能低于當地品種的生產性能;若將小尾寒羊與當地的羊只進行混合飼養,則會嚴重影響小尾寒羊的生產效率。
3、合理雜交
在養殖肉用羊只前,若大量引進良種會極大地增加運營成本,給養殖戶帶來巨大的經濟壓力。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可以引進部分良種作為父本,再將本地品種作為母本進行雜交,可以大大節省成本,也避免了運輸羊只的費用與風險。若條件允許也可以直接購買優良品種的精液,既降低了購買良種的成本,也不影響雜交生產。雜交生產的羊只,既可以繼承父本的高產能力,也可以繼承母本對當地環境的適應力。

二、圈舍的選址及建造
隨著畜牧業的發展,羊只的飼養逐步走向集約化的圈養模式,羊只的飲水、采食、睡眠以及部分日常活動都發生在圈舍內,圈舍成了肉用羊只的主要生活場所,所以羊舍的選址和建造至關重要,合理的圈舍可以有效提升肉用羊只的生產效率。
1、圈舍的選址
肉用羊只的生活環境應當保持通風、干燥、涼爽,所以選址的時候盡可能選擇在干燥、背風向陽的地方,其中坐北朝南的斜坡最佳。若選址在低洼、潮濕、通風不佳、光照不足的地方,會造成羊舍內潮濕,甚至汛期積水。圈舍的選址應當遠離市區以及主干道,減少養殖業污染帶來的影響。圈舍周圍應該保持供電供水。選址的過程中盡可能保持羊舍周圍有飼草基地以及其他飼料供應,降低飼料運輸帶來的額外成本,間接提高經濟效益。
2、圈舍的建造
建造肉羊舍時應當根據當地的氣候、飼養模式等來確定肉羊舍的建筑類型。我國南北方溫差較大,南方多為潮濕多雨的溫帶氣候,比較適合樓式肉羊舍,可以保持肉羊舍相對干燥;北方多數為高寒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和溫帶季風性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應該主要考慮冬季的保暖問題,可以用塑料薄膜搭建暖棚羊舍,保證肉羊在冬季的正常生長;溫帶季風性氣候溫差變化較為溫和,可以考慮半開放式羊舍,減少建筑投資。肉羊舍的建筑類型確定后,要根據肉羊只養殖的數量來估算圈舍以及肉羊運動場的面積,若面積過小會造成羊只養殖密度過大,擴大傳染病的傳染速度,并且容易發生碰撞,甚至機械性流產;若面積過大會造成土地和建筑上的浪費,增加養殖成本。同時肉羊舍在建造的過程中要保證窗戶不可過小,會影響采光和通風;窗戶過大,不利于冬季的保暖,增加了采暖的成本。

三、肉羊育肥
1、肉羊的飼養標準
養殖肉羊的飼養標準,肉羊的飼養標準是根據波爾山羊對營養物質的需要量擬定的。它是指導飼養肉羊的依據。在生產實踐中,還應隨時觀察肉羊在應用飼養標準的日糧后所產生的反應如何。進行必要的修正。從理論上講,肉羊的飼養標準 就是由維持飼養和生產飼養兩分組成。 肉羊維持飼養是肉羊在維持體重不變,身體健康,各種營養物質平衡為零。不生產任何產品的情況下,所需要的營養。維持飼養的營養需要量隨其體重和管理方式而不同。體重愈大,需要量愈多,舍飼飼養方工則小于放牧飼養的維持需要量。
肉羊對于營養物質的需要量,還同年齡,懷孕與否,泌乳的不同階段,干奶期等因素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所以在具體應用飼養標準時還要根據肉羊具體條件,進行必要的修正和補充。肉羊青貯型日糧飼喂技術。
2、放牧育肥法
這是極經濟的育肥方法,也是牧區和農牧區傳統的存肥方法。育肥時期在青草期,即5~10月份,此時牧草茂盛、結實,羊吃了上膘快。該法優點是成本低和效益相對較高,但要求必須有較好的草場。缺點是羊肉味不如其他育肥方式好,且常常要受到自然因素變化的干擾。放牧育肥一定要保證每羊每天采食的青草量,羔羊達到4 kg以上,大羊達到7 kg以上。
3、舍飼育肥法
是根據羊育肥前的狀態,按照飼養標準和飼料營養價值配制羊的飼喂日糧,并完全在羊舍內喂、飲的一種育肥方式。此法雖然飼料的投入相對較髙,但可按照市場的需要實行大規模、集約化、工廠化的養羊。房舍、設備和勞動力利用合理。勞動生產率較高,從而也能降低一 定成本。而且羊的增重、出欄活重和屠宰后胴體重均比放牧育肥和混合育肥高10%~20%。另外,育肥羊在30~ 60 d的育肥期內就可以達到上市標準,育肥期比其他方式短。
舍飼育肥的日糧,以混合精料含量占50%、粗飼料含量占50%的配比比較合適。日糧可利用草架和料槽分別飼喂,最好能將草料配合在一起,加工成顆粒料,用飼槽一起喂給。

四、飼養管理
1、日常管理
定期對肉羊舍進行清潔、消毒,確保肉羊舍內不會有大量細菌、病毒的滋生;保持肉羊舍的溫度適宜,避免肉羊發生溫度升高或下降過快導致的應激反應;保持良好的通風與適當的光照,確保肉羊只的生活環境適宜;飼料應當貯存在干燥通風的環境中,若發現飼料霉變不可以直接飼喂給肉羊。
2、飼料配比
飼料的費用是肉用羊只養殖過程中最大一部分,合理地利用飼料可以有效提升養殖的經濟效益。羊只對營養物質的需求是成比例的,超出比例的合理范圍,飼料的過量部分會被浪費。所以在飼料配比的過程中不僅要保證飼料的營養豐富、飼喂量充足,也應該確保飼料的合理搭配。如果能有效避免飼料種類單一、飼料品質不佳以及配比不科學這三點,就可以在飼料配比的環節極大地節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