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牛是一種重要的牛品種,在我國有著悠久的養殖歷史,而且它的養殖范圍也特別廣泛,養殖過程當中,我們不但要重視養殖技術,而且也要重視養殖的效益,那么,養殖黃牛賺錢嗎?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分析下黃牛的養殖成本與利潤,來供各位參考。

黃牛養殖成本與利潤
現在養黃牛還是能賺錢的,黃牛養殖經濟效益是與養殖過程中的投入產出比關系密切的。
1、黃牛養殖成本。飼料費2100元,醫療費80元,犢牛購買費40的元,其他費用324元,人工費1500元;。總計為8000元。
2、黃牛養殖利潤。假設市場售價為30元/千克,1頭育肥牛500千。克,這樣每頭黃牛養殖毛收人為15000減去上述成本投入,利潤為15000-8000=7000元。
根據以上分析,要想真正實現養牛經濟效益的最大化,最根本、最有效的做法就是盡量使養牛成本最小化。

影響黃牛養殖成本的因素有哪些
1、品種影響。黃牛養殖經濟效益提升的首要環節在丁選擇優良的養殖品種,好的品種直接關系到牛群的生產性能、詞料轉化率、飼養周期、料肉比等等。將地方黃牛。與肉牛進行雜交后的品種具有適應性強、生產周期短、生長速度快的特點,同時,其肉質也大有改善。云南地區雜交模式大多數采用短角牛與本地母黃牛雜交,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在良好的養殖環境下,雜交黃牛哺乳期可明顯增重1千克/天,育肥期明顯增重2千克/天,比較養殖效益提升了50%-80%。
2、飼養管理因素。詞養管理在黃牛經濟效益的提升中占據重要地位,這其中包括對人員和對牛的管理。1)對人員的管理。在養殖工作的開展中,要采取各種手段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其T作熱情,做到“人盡其用”,提高養殖經濟效益。這樣一方面可節省勞動輸出,又減少管理費用。(2)對黃牛的管理。管理好的牛場,可有效節省飼料,提高料肉比,將飼料最大限度地轉化為黃牛的增重;還可有效減少病發率,節省醫療費用。
3、疫病防控影響。疫病是制約木地黃牛養殖工作開展的關鍵因素,也正是因為疫病,黃牛。養殖才成為一個高風險的行業。從目前的防疫設施和技術。力量看,發生重大動物疫病可以在較小的范圍內控制和撲滅,然而,一旦暴發疫情,會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不少養牛場防疫觀念淡薄,防疫’仁作盲兇而隨意,一年四季疫病不斷,損失慘重。因此一定要做好牛口蹄疫、牛巴氏桿菌病、牛分枝桿菌病、傳染性胸膜肺炎等傳染性疾病的預防。
4、經營管理方式。目前,黃牛養殖以小規模飼養為主要方式,其劣勢在于飼料、牛的品種和牛的年齡混雜,其結果是育肥周期長,育肥效率低,育肥牛的質量差,產品沒有競爭力。上市后售價不高,經濟效益不理想二因此,適度擴大養殖規模,才能取得較好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