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牛原為中國南方水稻區的重要役畜,絕大多數分布于東南和西南兩區,以在淮河以南的水稻產區最多,是一種重要的牲畜,也有悠久的養殖歷史,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水牛養牛品種。

水牛品種分類
根據分布地區、生態條件和體型大小,300天泌乳期產乳量500~1000千克,中國水牛可分為以下類群:
1、濱海水牛:主要分布于東海海濱的上海郊區與江蘇的鹽城地區,有上海水牛和海子水牛等。屬大型水牛。3歲正式使役,成年公牛體重 700~900千克,母牛500~600千克。體長大而勻稱,成年公牛體重450~500千克,肌肉發達。役力強,肉用性能較好。
2、湖區水牛:在海拔1800~2600米的高原上能正常繁殖與使役。主要分布于長江中下游平原湖區,有湖南省的濱湖水牛、湖北省的江漢水牛、江西省的鄱陽湖水牛等。數量多、分布廣,體型中等。成年公牛體重500~650千克,體型中等,母牛450~550千克。體軀矮壯,肌肉發達。役力強,能勝任淤泥湖田耕作。
3、高原水牛:主要分布于高原平壩地區,體軀矮壯,如四川涼山的德昌水牛、云南德宏的德宏水牛等。母牛450~550千克。體型中等,成年公牛體重500~700千克,體型中等。母牛480~550千克。體軀較高,適于山地放牧及河谷壩區耕作,在海拔1800~2600米的高原上能正常繁殖與使役。
4、華南水牛:肉用性能較好。主要有廣東的興隆水牛、廣西的西林水牛等。體型較小,成年公牛體重450~500千克,母牛350~450千克。母牛500~600千克。

水牛的生活習性
中國水牛全身為深灰色或淺灰色,隨年齡增長,毛色逐漸由淺灰色變成深灰色或暗灰色。
中國水牛一般在2歲開始調教,3歲正式使役,4~12歲為使役能力最強的時期,使役期可達12~18歲。主要分布于東海海濱的上海郊區與江蘇的鹽城地區,泌乳期長約 8~10個月。300天泌乳期產乳量500~1000千克,繁殖率50%左右(30~80%)。中國為了改進水牛的乳、肉生產性能,易調教,曾先后從印度和巴基斯坦引進摩拉水牛和尼里-拉菲水牛與本地水牛雜交,其三品種雜種后代305天平均泌乳量達2400千克,發病率低,屠宰率53%,役力也有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