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斑蛙喜群居,常常幾只或幾十只棲息在一起,在繁殖季節,成群聚集在稻田、池塘的靜水中抱對、產卵。白天常躲藏在沼澤、池塘、稻田等水域的雜草、水草中,黃昏后、夜間出來活動、捕食。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黑斑蛙的養殖條件和管理事項吧!

一、黑斑蛙的養殖條件
1、溫度:黑斑蛙生長適溫為20~30℃,溫度降至10℃以下時攝食與活動逐步減弱,降到5℃以下時開始冬眠,水溫超過32℃以上時活動明顯減弱,溫度超過35℃時會導致黑斑蛙陸續死亡。
2、濕度:黑斑蛙皮膚沒有保護體內水分蒸發的組織結構,只靠皮膚腺體分泌的黏液來保持體表的濕度顯然是不夠的,因此棲息環境既要有水的池塘,還要有雜草叢生、溫暖潮濕的環境。
3、光照:黑斑蛙晝伏夜出,怕陽光直射,但趨弱光,光照對蛙體新陳代謝、生長、生殖均有促進作用,如長期在黑暗處生活其生殖腺難以發育成熟,甚至停止產卵和排精。
4、水質:黑斑蛙蝌蚪要求蛙池水域有較高的溶氧量,一般要求達到漁業水質標準,成蛙、幼蛙雖然用肺呼吸,但水中的溶氧高對其仍有良好的作用,PH在7~8為宜,一般鹽度不高于2。
蛙類是變態生物,養殖過程中要注意變態前后的餌料管理。

二、黑斑蛙的食性
1、蝌蚪期:黑斑蛙蝌蚪期為雜食性,植物性、動物性食物都能攝食。蝌蚪孵出后主要靠吸收卵黃囊營養維持生命,3~4天后開始攝食水中的單細胞藻類和浮游生物等食物。
2、變態后:黑斑蛙蝌蚪變態成幼蛙后食物以節肢動物昆蟲綱最多,如鞘翅目、雙翅目、直翅目、半翅目、同翅目、鱗翅目等,還吞食少量螺類、蝦類及鯉科、鰍科小魚等。
三、日常管理的注意事項
1.黑斑蛙白天穴居,因此應在池內設置隱蔽場所,如種植水生植物或在周邊種植蔬菜、瓜果等。幼蛙期最怕驚動、強光,對周圍環境變化特別敏感,因此在幼蛙管理上,要注意保持池邊環境的安靜。
2.及時清除殘食、糞便,更換池水消毒,保持水質清新,減少疾病的發生。
3.投喂的飼料粒徑大小以能一口吞食為宜;飼料表面光滑,吸水軟化快,不含過多的鹽、油脂和異味,飼料營養全面,蛋白質含量在3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