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畝地能產出多少錢?宛城區溧河鄉胡寨村的徐光生給出的答案是3萬元。
徐光生種了3畝多優質杏李,杏李林下養殖1000多只柴雞。每年7月下旬,杏李進入成熟期,采摘價每斤10元,年均收益4萬多元;林下養殖的柴雞中秋節前后上市,春節前賣完,銷售收入不低于6萬元。“按畝均產值算,3萬元還算是保守的算法。”徐光生說。
春季,疏花疏果;盛夏,迎接杏李采摘游客;仲秋,散養柴雞就地銷售;初冬,整理果園修枝打杈,每年的生產周期大抵如此。這樣的生活,徐光生夫婦已經過了12年。
2003年,市林業局首次引進美國雜交杏李,徐光生承接了“恐龍蛋”、“味厚”、“風味皇后”3個優質品種的示范項目。美國雜交杏李是通過杏、李種間多次雜交而培育出的新型水果,有“水果嬌子”的美譽。作為國家“948項目”,美國雜交杏李由中國林科院經濟研究開發中心引進,在全國多地進行示范種植。徐光生種植的美國杏李果實色澤鮮艷,風味獨特,營養豐富,含糖量高,上市后深受消費者喜愛。此外,經相關機構檢測,這些杏李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C、胡蘿卜素和礦物質元素,對人體大有裨益。
“才掛果的那幾年,果子都批給了商販,雖然果子很好,卻賣不了好價錢。”徐光生說,一起進行示范種植的不少農戶都放棄了剛剛進入盛果期的果園。“這么好的果子我舍不得放棄,就聽從林業專家的建議,進行無公害種植,多施有機肥,少用各種農藥,確保果實品質,進而走采摘觀光路線。”徐光生的果園距雪楓大橋不到兩千米,得益于近郊優勢、品種優勢和無公害種植方法,2010年來,徐光生的杏李每到成熟季節都會迎來一撥又一撥游客,尤其是雪楓大橋通車后,果園更是熱鬧。“好幾個車友會都組隊來采摘,開園第一天,就賣了3000多塊。”
養柴雞則是近年來的事,“好多來采摘的游客給我提建議,讓我在園子里養點兒柴雞,說的人多了,我就動了心。開始的時候養二三百只,不到春節就賣完了,去年養了千把只,也都賣完了。”徐光生介紹,他養的柴雞主要喂原糧,玉米粒、小麥,隨意撒在園子里,柴雞自由啄食。杏李成熟的時候,總有不少落果,也是柴雞的上好飼料。除此之外,3畝多果園里的草都被柴雞啄得一干二凈,因為杏李春季發芽的時候,柴雞還沒有完全出欄,所以,杏李的整個生長期基本上都不生蟲,“估計蟲子是被雞吃掉了。”與此同時,雞糞又是果園的上好肥料,果園養柴雞,可謂一舉多得。“柴雞和柴雞蛋也不用到市場上去賣,每年中秋節前后,周邊游客都會開車來買,不少買主都是夏天來采摘杏李的游客。”
眼下,因為怕柴雞飛到樹上啄食果子,徐光生把柴雞都集中在園子的西北角,等杏李罷園,整個園子都是柴雞的生活區。“公雞中秋節前后長成,每只三四斤,賣六七十塊;母雞開始下蛋,到明年春天開始補欄,同時賣掉下蛋的母雞。”徐光生說,因為每年的活大致相同,干順手了,也不覺得累,侍弄果園之外,還有不少閑暇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