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茨菇在前兩年的畝產量可能不會很多,基本上在1600斤至2000斤左右,到了第三年的時候,就開始趨于穩定了,差不多在4000斤左右。不過茨菇的畝產量會和個人的種植技術有一定的關系,如果種植技術好,那么畝產量就會高很多,如果種植技術沒有弄好,那么也會讓畝產量下降一些。

茨菇怎么種植
1、選址、整地。
茨菇在種植的時候,最好是選擇陽光充足的地方,土壤要肥沃一些。在種植之間,先要將土地施好基肥,一般用農家肥就可以了。

2、種植方法。
最好是在每年的夏季,七八月份的時候來種植。種植的時候,一間距30厘米左右最好,將它的秧苗一個個的種植進去,然后輕輕的用泥土將邊上填平就行了,一般一畝地差不多能在4200株的樣子。

3、種植管理。
種植之后,茨菇是最肥料的需求是很大的,在施肥的時候,一般以農家肥或者是綠肥為主,在種植之后的低三十天的樣子,要施肥一次,然后是一個半月左右,要施肥一次。澆水的話,需要做到及時,不能讓它的秧苗出現干旱的情況,否則就會影響它的成活率。好需要及時的進行除草,以免讓其余的雜草吸收了它的營養,讓茨菇的長勢變的不好。

4、病蟲害防治。
茨菇的病蟲害防治一定要做好,特別是在秋季的時候,天氣開始降溫了,這個時候,最容易出現一些病蟲害。常見的病害就是黑粉病,蟲害就是蓮縊管蚜。在發病的時候,可以選擇專門的藥劑來防治,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50%抗蚜威2500—3000倍液等。平時還需要加強管理,合理的密植,選擇沒有病害的芽苗等都是很關鍵的。特別是在每年將茨菇收獲了之后,要將它的一些病害的殘留物清楚干凈,這樣才能杜絕病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