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橫峰縣岑陽鎮岑港村的紅楓種苗基地,農技員應國梁正在指導當地村民種植紅楓種苗:“種下去不要太深,有20到30厘米即可,土球上面再加5厘米,這樣不容易爛根……”老應一邊教還一邊幫農民算賬,“這棵紅楓樹3年后長到6厘米,它的價值就達到2000元到3000元,培育一棵紅楓意味著比種其它常規樹種能獲得更大的回報”。“種好一棵紅楓樹,能幫孫兒娶媳婦;種好一畝紅楓樹,能讓一個家庭富。”橫峰縣委書記吳宣策用一句通俗易懂的話語,概括了紅楓不菲的身價。
自將鄉土優良樹種紅楓定為“縣樹”以來,江西省橫峰縣著力培育紅楓產業。該縣因地制宜,在公路兩旁、社區和村莊周圍和宜林山陵種植紅楓樹。為解決紅楓樹苗從哪里來、往哪里銷、如何使紅楓產業紅火起來等問題,橫峰動了不少腦筋。
建基地。岑陽鎮和葛源鎮建立起萬畝紅楓產業基地,其它9個鄉鎮培育起千畝紅楓產業衛星基地。紅楓產業中心控制區、花卉盆景生產區、新品種示范區和紅楓種植區等也紛紛建起。基地輻射帶動3000多戶農戶,年樹苗收入近億元。
扶龍頭。橫峰縣著力培植龍頭企業5家、紅楓專業合作社50個,開展聯戶種植、技術推廣、生產資料供應、產品營銷等服務。為了凸顯“村民種樹,林權自有,利益自享,散點種植,集中銷售”的產業效益,橫峰成立了青松綠化有限公司,并著手培育年銷售額10億元的專業批發市場,“公司+基地+專業合作社+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已逐步形成,紅楓樹苗外銷全國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