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在我市古稀林業專家張用憲的全程參與指導下,位于宿遷經濟技術開發區三棵樹中心校院內的一級古樹名木白蠟樹,被安全地移栽至這所學校新校區。全市唯一一棵樹齡最長的白蠟樹,在歷經400多年風風雨雨之后,又有了新“家”。
老專家談古白蠟樹來歷
昨天中午,記者得知三棵樹中心校院內那棵古老的白蠟樹要移栽至新校區,專程前往觀看。記者看到,張用憲老人正在現場指揮移栽工作。這棵白蠟樹的樹干僅有一米多高,主干最大直徑約40厘米。蒼穹的小枝干上已經長出了新葉。經過施工人員細心開挖,他們用草繩護住白蠟樹的根系,運用一輛挖掘機,將整棵樹木運往新的栽植地。由于白蠟樹的樹形較大,挖掘機只能從就近的幼兒園大門出去。為了避免幼兒園大門弄傷古樹,學校領導當即決定拆掉幼兒園的門樓,讓古老的白蠟樹安全地“走”出校區,運至一公里開外的新校區。
說起這棵老樹的故事,張用憲老人感慨萬分。據他介紹,這棵白蠟樹原本生長在三棵樹鄉三樹村沙莊組。早在明朝萬歷年間,有一個姓沙的大戶人家從徐州市睢寧縣喬遷至三棵樹鄉落戶。主人在選擇好一塊風水寶地后,就將從家鄉帶來的白蠟樹栽在自家的地里。此后,這里的地名便被稱之為沙莊,現在為沙莊村民小組。
白蠟樹歷經磨難堅強不屈
“這棵白蠟樹由于樹齡很長,當地老百姓過去都稱之為‘神樹’,以前是沒有人敢碰這棵樹的,附近村民都對這棵樹敬重萬分。”張用憲老人介紹說,到了1922年農歷二月初二這一天,由于當地有“龍抬頭撂刷把”的習俗,村民們會在這天點燃火把向空中扔,以期盼新年風調雨順。
“這棵古樹的主干在那個時候已經出現了空洞,曾有人看見過,樹干的空洞里長期有條蛇盤踞,并有人看到過那條蛇曾經順著樹干中的空洞爬上樹梢,到鳥窩里偷吃鳥蛋。”張用憲老人說,那年農歷二月初二那天,有的村民就想到一個招數,就是將點燃了的火把放進樹根部的空洞里,目的是為了燒死那條蛇。結果不僅那條蛇被燒死了,整棵白蠟樹也被燒成了枯樁。
這棵原本茂盛的白蠟樹遭遇一場大火后,并沒有被奪走生命。在之后的歲月里,枯樁上面長出了細枝條和樹葉,但是始終不旺盛。老樹就這樣年復一年堅強地存活著。不料在遭遇火災52年后,也就是在1974年,一場巨大的龍卷風把整棵樹刮倒了。
白蠟樹失蹤多年又被找回
由于年代久遠,當初栽樹的沙姓人家已經在歷史的長河中消失。龍卷風刮倒白蠟樹之后,人們就再也見不到白蠟樹的蹤影了,它去了哪里無人知曉。“到了1992年,我們對全市古樹名木進行細致地普查,針對村民口口相傳的白蠟樹,我先后花3年時間,終于找到了這棵歷經滄桑和磨難的古老白蠟樹。”張用憲老人說,經過他不懈努力,終于在一戶酷愛盆景的人家,找到了這棵白蠟樹。
“這棵樹是我市樹齡最長的白蠟樹,也是唯一一棵具有約400多年樹齡的白蠟樹,我們找到后當即予以收回,移栽至三棵樹中心校老校區園內,當時也就被列為古樹名木加以保護。”張用憲老人說,失蹤多年的古老白蠟樹重新回到人們的視線后,枯木逢春猶再發,經過精心管養和護理,煥發出新的活力。
掛牌保護白蠟樹成為寶貝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在這棵古老的白蠟樹根部,生長出另一種植物,枝干的顏色、樹葉的形狀與白蠟樹明顯有區別,其根部緊緊地吸附在白蠟樹的根部,如同一個樹根長出兩種樹木。張用憲老人說,白蠟樹根部生長出來的植物,是另一個樹種,名字叫“小孩拳”。這種植物枝葉酷似大葉黃楊,長出來的果實由青變紅,形象酷似小孩的拳頭,因此俗稱“小孩拳”。白蠟樹樹根部長出“小孩拳”,唯一的解釋就是鳥兒吃了“小孩拳”的果實,飛到白蠟樹下排便,于是鳥兒糞便中的樹種便在白蠟樹下的空洞處泥土中發芽生根。隨著時間的推移,“小孩拳”長成了小樹,便出現了與白蠟樹連體的奇觀。
記者看到,早在2009年5月,這棵白蠟樹就被市政府掛牌保護,將其定為一級古樹名木,那時候樹齡定為420年,保護編號為06004。“我們這次在林業專家的指導下將白蠟樹進行搬遷,將會給古老樹木創造更好的生存環境。”三棵樹中心校一位負責人說,中心校新校址目前已經進入后期建設階段,下個學期將正式啟用。在新校址教學樓前,他們專門給這棵白蠟樹選擇一個花壇,將白蠟樹栽植在這里。今后,學校將一如既往地保護好這棵古樹名木,作為一種寶貝永遠珍愛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