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花梗催芽:剪除花梗中開花部分,露出芽點,將催芽劑涂在露出的節點上,移至半陰處養護,溫度保持在25-28℃之間即可。2、斷心催芽:蘭株的生長點在遭到破壞后,經過一段時間莖節上就會長出1-2個新芽,可用來繁殖。3、切莖繁殖:利用破壞莖尖生長點的原理來進行繁殖。4、組織培養:這一方法可獲得與母株完全相同的優良的遺傳特性。5、播種繁殖:有自然播種法和無菌播種法兩種。

一、花梗催芽
1、將花梗中已經開花的部分先剪除,然后用刀片或利刃仔將上部1-3節節間的苞片也切除掉,只需將節間中的芽點露出即可。然后再將催芽劑或吲哚丁酸等激素用棉簽均勻地涂抹在露出的節間節點上即可。
2、完成上述步驟后將蘭株移至半陰處養護,溫度應保持在25-28℃之間,這樣2-3周的時間芽體就能長出葉片,3個月就能長出帶3-4片葉且有氣生根的蝴蝶蘭小苗。將小苗切下后即可上盆,一棵新的蘭株就得到了。
二、斷心催芽
在某些因素的影響下,蘭株其生長點會遭到一定的破壞,但過一段時間就會從蘭株近基部的莖節上長出1-2個新芽,這一特點正好可以用來繁殖蝴蝶蘭。
三、切莖繁殖
1、這一方法主要利用破壞莖尖生長點的原則進行繁殖,這樣可以誘發潛伏芽生長。
2、蝴蝶蘭葉腋處通常有1-3個潛伏芽,但一般難以萌芽成株。所以可以等植株不斷向上生長、莖節較長后,再將植株帶有根的上部切斷,植入新盆使其繼續生長,使用的利刃或剪刀要進行消毒。對于下部留有根莖的部分要做好水分管理以萌生新芽。
四、組織培養
1、組織培養法可以得到與母株完全相同的優良遺傳特性,這種方法產生的蝴蝶蘭苗通過稱為分生苗或組織苗。
2、既可以用頂芽(莖尖)、莖段(休眠芽),也可以用幼嫩的葉片或根尖進行分生培養,但最常見的還是用蝴蝶蘭的花梗進行培養。
五、播種繁殖
1、自然播種法
將開裂蒴果散發出的種子播種在親本植株的花盆中,這一方法往往比較簡單,不需要復雜的無菌程序和操作工具,很適合在家庭種植蝴蝶蘭使用,但成功率往往較低,所以也比較少用。
2、無菌播種法
先將未裂開蒴果洗凈,然后在75-90%乙醇或氯仿中浸泡2-3秒,再在5-10%漂白粉溶液或3%的雙氧水浸泡5-20分鐘,種子也要浸泡5-20分鐘。用過濾的方法將溶液除去后取出種子,用細針將種子均勻平鋪在培養基的表面,要求光照強度在2000-3000勒克斯,每天要照射10-18小時,溫度要保持在20-26℃之間。通常9-10個月的時間小苗就會長出2-3片葉,此時即可出瓶上盆栽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