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花通常在苗高10厘米左右時進行摘心,以增加枝條的數量,使株型更豐滿。大株的修剪一般根據長勢而定,短截徒長枝,可作為扦插材料,易生根,可插于干凈的河沙或蛭石中,也可直接插于砂質的土壤中。碧玉通常采用扦插和分株法進行繁殖,分株主要用于彩葉品種的繁殖。

一、碧玉花怎樣修剪
碧玉花新生繁殖的幼苗在幼苗高度10厘米左右需要摘心來增加枝條的數量,這樣的株型更加豐滿,欣賞價值也更高。大株的修剪一般取決于長勢,短截徒長枝,可作為扦插材料,易生根,可以插入清潔的河砂和蛭石中,也可以直接插入砂質的土壤中。
二、碧玉的繁殖方法
碧玉多采用扦插和分株法繁殖。扦插在4~5月選擇健壯的頂端枝條,長約5厘米為插穗,上部留下1~2片葉子,待切口干燥后插入濕潤的沙床中。也可以葉插,用刀切取帶葉柄的葉子,稍微晾干后斜插入沙床,10~15天生根。在有溫度控制設備的溫室中,可以全年進行。分株主要用于繁殖彩葉品種。
三、碧玉養殖注意事項
1、在春夏可稍摘一下植物的生長點,以促進多生側枝,使植物更加茂盛。但是,注意不要摘得太多。否則,植物可能不會開太多的花。
2、夏天高溫高濕,碧玉的葉面有革質,可阻止部分水分蒸發,對環境濕度要求不高。高溫高濕不利于其生長,輕者葉片出現斑點,重者出現腐爛。
3、冬天用冷水澆碧玉會腐爛莖葉。因此,要使用微溫的水,過冷的自來水要晾曬1~2天再使用。
4、碧玉不耐寒,切忌低溫,越冬室溫不得低于10℃。否則,碧玉葉上會出現麻點,進而腐爛。
5、葉尖和葉緣枯死多為溫度驟降。需要把病葉剪掉,把植物移到溫暖的地方。
6、葉片凋萎、莖葉腐爛或葉背面出現病斑,多因澆水過多,尤其在冬季。將植株移至溫暖和光線充足處,剪掉有病的部分,減少澆水,保持盆土微干。
7、葉片肥厚的種類突然葉片脫落,多是因為盆土過于干燥。所以要注意在葉子枯萎前澆水,盆土不可過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