苧麻是古代常用的衣料作物,是中國國寶,在國際上被稱為“中國草”。苧麻全身都是寶,苧麻葉是蛋白質含量高、營養豐富的飼料;麻根含有“苧麻酸”的藥用成分;麻骨可作造紙原料,或制造可做家具和板壁等多種用途的纖維板,還可釀酒、制糖;麻殼可脫膠提取纖維,供紡織、造紙或修船填料之用。

一、苧麻簡介
在人們的認知中,苧麻是古代常用的衣料作物,其實,苧麻全身都是寶,苧麻葉是蛋白質含量高、營養豐富的飼料。麻根含有“苧麻酸”的藥用成分。麻骨可以做成造紙原料,也可以做成家具、板墻等多種用途的纖維板,還可釀酒和制糖。麻殼可以脫膠提取纖維,用于紡織、造紙或修理船的填充劑。從新鮮麻皮上刮下的麻殼可以提取糠醛,糠醛是化工精煉溶液劑,也是樹脂塑料。其實中國特有的以紡織為主要用途的農作物是中國國寶,在國際上被稱為“中國草”。
二、苧麻的栽培技巧
1、選地建園
苧麻是喜溫短日照植物,適應溫帶和亞熱帶氣候的栽培,因此栽培地最好選擇背風向陽、排水良好的地區,但光照的強度不應過強,地下水位低于1米不宜種植。雖然能適應砂壤到粘壤,但以土質疏松的土壤生長最佳。
2、播種育苗
苧麻的繁殖方法有很多,常見的是有根繁殖,但前提是那時有多年生的老株,在剛栽種的時候還是選擇播種繁殖方法。播種時間從3月上旬到4月上旬,選擇市面條件作為苗床,施足基肥,耙細整平即可進行播種。一般播種的發芽率為30%,每畝播種量為1斤左右,播種時用細泥或草木灰混合播種,播種前澆水,播種后覆蓋細土和草木灰,覆蓋稻草和農作物秸稈,保溫保濕。播種后保持土壤濕潤,出苗后,隨著幼苗的生長,逐漸剝離覆蓋物,幼苗生長6片真葉時可全部剝離。
3、間苗除草
在苗期及時進行間苗,可使幼苗快速長出,提高產量,一般在4葉期間進行一次間苗,6葉進行第二次間苗,株距4-5cm,每平方米可種植400-500株。在間苗的同時,可以去除病株、弱苗,去除雜草,噴灑藥劑預防病蟲害,期間中耕1-2次,及時松土,一次在萌芽期,淺耕輔助發芽,發芽整齊,另一次在封閉期,中耕4-5cm。
4、肥水管理
在覆蓋物揭除后,要常澆水保持土壤濕潤,3-4葉期結合澆水適當施肥時,可適量施加尿肥,每周1次,施加2-3次。幼苗生長到20cm左右時,就要施加提苗肥,促進幼苗快速生長,在60cm左右時重視一次長稈肥。肥料一般以人畜糞尿、餅肥或尿素為主,一般每畝施加人畜糞尿農家肥1000kg、餅肥100kg、尿素20kg,在生長旺季可施加少量的硼肥,可增加產量。
5、收獲
苧麻是次采收的作物,第一次采收在5月下旬或6月上旬,頭麻采收要快,促使二麻早發,采收后重復以上工作。同樣的間苗除草、肥水管理。二麻一般在7月下旬,采收后要注意中耕、除草和施肥,防治病蟲害,促進三麻健康成長。三麻生長季節在夏末秋初,病害嚴重,氣候變化大,除病蟲害外,還要伏旱和秋旱以及防澇措施,三麻一般在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