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選地施肥:選擇排灌方便、富含有機質(zhì)的地塊作為種植地,種植前翻耕土壤,并施入農(nóng)家肥作為基肥。
2、播種育苗:篩選種子并進行消毒處理,然后按照點播的方式播種,播種后要覆蓋稻草,育苗期間要按時除草,降雨較多時要排水。
3、移栽定植:育苗時間達到1年后開始移栽定植,定植株距為15厘米,行距為20厘米。
4、管理:做好追肥、遮陰、防治病蟲害等工作。

一、田七的種植方法和生長環(huán)境
1、種植方法
(1)選地施肥
①選擇坡度適宜、排灌方便、附近具有充足水源、富含有機質(zhì)的腐殖質(zhì)土壤或砂土、壤土地塊作為種植地,重粘土不宜種植田七,因為這類土地容易板結(jié),不利于塊莖生長。
②土地至少要空置1年才能種植田七,并且要求前茬作物為非茄類作物。
③選好種植地之后要深耕,并在種植前對土壤進行消毒殺菌,之后畝施5000斤左右的腐熟農(nóng)家肥作為基肥,最后開溝做畦。

(2)播種育苗
①每年10-11月份為田七的播種適期,播種前需篩選種子,并用新高脂膜對種子消毒,這樣可提高種子的發(fā)芽率。
②播種方法為點播,株距為5厘米左右,行距為6厘米左右,播種后要覆蓋稻草,這樣可以起到保溫、保濕的效果。

(3)苗期管理
①天氣干旱時,每隔3-5天澆1次水。雨水較多時,需及時疏通田間的排水系統(tǒng),將多余的水排出種植地。
②定期除草,除草時一般可以采用人工拔除的方法。必要時,需通過追肥來維持田七的正常生長。

(4)移栽定植
①田七一般需要育苗1年左右才能進行移栽,拔苗時需小心處理,不可傷及根部,選苗時應(yīng)拔除弱苗、病苗,然后按照株距15厘米、行距20厘米的距離進行定植。
②種植后需及時澆水,以增加田七的成活率。進入夏季后光照較為強烈,需為田七搭建遮陰棚,以防田七的生長受到影響。
③在田七的生長過程中,需按照少量多次的原則進行施肥,這樣可以促進田七的果實飽滿。同時為了避免田七消耗過多的不必要的養(yǎng)分,可以將花薹全部摘除,使養(yǎng)分能夠集中供應(yīng)給地下的根部,促使根莖快速生長。

(5)防治病蟲害
在種植田七的過程中,一般常見的病蟲害主要有立枯病、炭疽病、爛根病以及蚜蟲、蚧殼蟲等,對于因田間水分過多、溫度較高等因素所引發(fā)的一系列真菌感染的病害,通常可使用波爾多液或百菌清、多菌靈等藥物進行防治。蚜蟲和蚧殼蟲等害蟲,一般可以使用樂果乳油等藥物進行防治。

2、生長環(huán)境
(1)田七喜溫暖,它既不耐寒,也不耐熱,因此種植期間要把控好溫度,比如夏季需加強通風(fēng),適當(dāng)降溫,冬季則要覆蓋稻草,做好保溫工作。
(2)田七喜歡濕潤的環(huán)境,但不耐水澇,因此要根據(jù)土壤的干濕情況及時做好澆水、排水工作。
(3)進入生長旺季的田七對養(yǎng)分的消耗量較多,此時要對它們追肥。田七喜歡散光,對光照較敏感,光照強烈時要適當(dāng)遮陰,避免它們長時間被陽光暴曬。

二、田七種植多久可以收獲
1、田七通常要種植3-4年左右才能收獲。在8-10月份采收的田七塊根中富含養(yǎng)分,而且主根折干率高,加工品表皮光滑,內(nèi)部組織菊花心明顯。
2、田七在種植期間會持續(xù)生長,在養(yǎng)分充足的情況下,大概經(jīng)過3年左右即可成熟,此時讓它繼續(xù)生長無法明顯增加塊根的大小,也無法明顯提高內(nèi)部的皂甙等物質(zhì)的含量。

3、田七的生長環(huán)境較陰濕,若成熟后沒有及時收獲,任由它繼續(xù)生長,則部分塊根可能會腐爛。因此從整體的經(jīng)濟角度來考慮,田七種植3年比較合適,市場上的田七也大多都是3年生。
4、3年生、4年生的田七藥效最佳,生長年份不足會導(dǎo)致藥效較弱,生長年份過高容易導(dǎo)致塊根老化。避開經(jīng)濟角度來看,一些具有特殊用途以及為了增加藥性的田七會被延長種植時間,所以在購買田七時一般以能夠買到生長時間相對較長的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