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鳶尾需要排水良好、保濕性強、不會板結的土壤,種植后應將土溫控制在16-18℃之間。
土壤:土壤要求排水好、保濕強、不板結,在重壤土中可加入適當泥炭、蛭石或粗沙等混合進行改良。
控溫:土溫的高低會影響出苗率,溫室內生產鳶尾適宜溫度為15℃,秋季植株生長時,通常控制在10-13℃。

一、栽培鳶尾需要什么土壤以及怎么控溫
1、土壤
(1)鳶尾不但可以種于玻璃溫室或塑料膜溫室,而且在露地也可種植。戶外種植搭配以臨時覆蓋物,或使用活動房屋,特別是春秋兩季是可行的。
(2)對于鳶尾切花的生產,實際上在任何類型的土壤中都可以進行,只要它排水良好,保濕性強,且不板結者(否則會限制植株生長)。土壤結構好是基本的條件,這對經常大量種植生長期短的鳶尾是很必要的。
(3)在重壤土中,建議加入諸如泥炭、蛭石或粗沙,與25cm左右深的土壤進行混合,以對土壤進行改良。
(4)易板結的土壤,種植后可在土壤表層覆蓋一層諸如稻殼、稻草、松針、黑色泥炭或類似的材料來避免土壤板結,也可用此方式來避免土壤快速變干。

2、控溫
(1)種植后,土壤溫度是重要的因素,溫為5~8℃,溫為20℃。土溫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出苗率。土溫過低會造成開花能力降低,故適土溫控制在16~18℃之間。
(2)在溫室內生產鳶尾,適溫度為15℃。為了縮短生長期,種植時可使用新采收的種球,前4~3周溫室溫度保持在18℃。此溫度可維持到1月1日,但會造成植株弱小。13℃或更低的溫度會延長生長期,同時增加植株重量,但花朵枯萎的機率增加。
(3)秋季,植株生長時,特別在溫帶地區,當光照不足時,溫室溫度必須下調以避免花朵枯萎。通常控制在10~13℃,盡可能確保植株生長,如果在所有階段葉片顯得過多,那么得考慮修剪掉部分葉片。

(4)生產的日夜平均溫度可在20~23℃,溫度為5℃。在高溫和光線較弱的溫室中,缺少光照是造成花朵枯萎的主要原因。露地生長的適溫度為15~17℃,白天持續的高溫可用遮蔭網遮去。它不僅能減少直接的太陽輻射,而且還能提高溫度。
(5)在霜害經常發生的地區,生產只能在溫室中進行。其適合的生長溫度應安排在夜間。因此,不加熱的溫室應提早封閉,以盡量使夜溫適宜。白天,則要提早通風,以防止出現溫度升至18℃以上而造成危害。遮蔭也可以達到控溫的目的,但合適的光照水平仍需保持。

二、鳶尾的繁殖方法
1、鳶尾春季開花,花期三個月左右,即4~6月份,繁殖時多采用分株、播種法。
2、分株春季花后或秋季進行均可,通常種植2~4年后分栽1次。

3、鳶尾在分割根莖時,注意每塊應具有2~3個不定芽。種子成熟后應立刻播種,實生苗需要2~3年才可以開花。
4、栽植距離45~60cm,栽植深度7~8cm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