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以土層深厚、疏松肥沃、粘土含量低于40%、地下水位不超過1米、PH值為4.5-7.5左右的砂壤土或腐殖土為宜。
溫度:香蕉的生長適溫為24-32℃,最低不能低于15℃。氣溫為10-12℃時,香蕉生長緩慢,果實輕微受凍。氣溫為0-1℃時,植株會被凍死。
水分:年降雨量以1800-2500毫米為宜,月降雨量以150-200為宜,最低不少于50-100毫米。

一、香蕉的種植條件
1、土壤
(1)種植香蕉的時候,以土層深厚,土壤疏松肥沃,排灌性能良好,粘土含量少于40%,地下水位在1m以下的砂壤土,沖積壤土或腐殖質壤土為宜。
(2)土壤的ph在4.5-7.5左右均可,但以6以上為宜(不易受到鐮刀菌的侵害)。
2、溫度
(1)香蕉的生長溫度范圍為20-35℃,適宜生長溫度為24-32℃。
(2)香蕉在生長過程中,最低溫度不宜低于15℃。當溫度為10-12℃的時候,生長速度緩慢,葉片和果實出現輕微寒害。當溫度為5℃的時候,葉片出現寒害。當溫度為2.5℃的時候,葉片出現嚴重寒害。當溫度為0-1℃的時候,植株被凍死。
(3)在種植香蕉的時候,如果溫度超過35℃,不利于香蕉生長。當溫度高于37℃時,葉片和果實出現日灼病。

3、水分
理想的年降雨量為1800-2500mm,并且雨量要分布均勻,以每月有150-200mm的降水量為宜,最低每月降雨量不宜少于50-100mm。
4、風速
風速不宜超過20m/s,否則會導致植株葉片撕裂,葉柄折斷,影響到植株的光合作用,并且使得植株易感葉斑病。

二、香蕉不同生長時期怎么進行水肥管理
1、水肥管理
(1)苗期
①香蕉苗期尤其是組織培養苗,苗期即需要肥又怕重肥。定植后3個月內以“勤施薄施”為原則。
②定植后10天新葉開展時開始施肥,用0.1%—0.2%的三元復合肥水或較淡的腐熟糞水淋蕉頭,每株1公斤—2公斤,每隔5天1次。
③定植后第3個月濃度和液肥用量可稍增加,并加入少許尿素和鉀肥,每隔10—15天淋1次。
(2)中期
①生長至18—30片葉時,需肥量增加。但1次施肥太多也會傷根,應每隔10天施肥1次。
②每株每次可用麩肥0.5公斤—1公斤(或多元復合肥0.3—0.6公斤)、氯化鉀0.1公斤—0.2公斤、尿素50—100克。
③雨天沿香蕉滴水線處開圓形淺溝施,干旱天氣兌水30公斤—40公斤沿滴水線淋施,施后及時覆土。
④若發現香蕉長勢欠旺,可噴施含有機質的葉面肥,如迦姆豐收調節劑1—2次,以促生長。

(3)孕蕾期(31—44葉)
①香蕉需肥量多,每隔20—25天,
②每株每次施尿素0.1公斤、氯化鉀0.2公斤、花生麩0.5公斤—1公斤(或多元復合肥0.5公斤),雨后灌水后撒施,并保持土壤濕潤。
(4)抽蕾后
①抽蕾后每株每次可施三元復合肥0.1公斤—0.2公斤、麩肥0.2公斤—0.3公斤、鉀肥0.1公斤,雨后或灌水撒施。
②套袋前用迦姆豐收(或生多素等有機葉面肥)1000倍液噴施2—3次(隔5天),既可使果實飽滿、果皮光亮,又可提高抗寒、抗病能力。
③但忌過度噴施類葉面肥,以免影響品質,降低抗寒抗病能力。

2、病害防治
(1)束頂病和花葉心腐病。均由病毒引起,無藥。蚜蟲是傳染的主要媒體,要及時防治。在殺蟲藥液中加入植物生長調節劑,效果較好。
(2)葉斑病、葉瘟病、黑星病、炭疽病。香蕉葉斑病是主要的病害,故以防治葉斑病為主兼防其它病害。
(3)防治葉斑病的有:敵力脫、盛之豐劑1號,代森錳鋅加多菌靈也有較好防治效果。在苗期、營養生長中后期、孕蕾期、抽蕾期或發病初期用盛之豐劑1000倍噴施2—3次,可防治葉斑病,兼治其它病害,用藥成本低。
(4)抽蕾前后葉斑病重或高溫多雨天氣應輪換使用敵力脫、盛之豐劑防治(隔10天1次)。

3、蟲害防治
(1)香蕉象甲(假莖象鼻蟲)
①4—5月和9—10月是發生高峰期。
②有效農藥:甲胺磷、巴丹、蟲螨雙齊、北農愛福丁1號(用量按說明書),在發生高峰期傍晚選用上述沿假莖自上而下噴施。
(2)蚜蟲(香蕉交脈蚜)
①干旱的季節4—5月和9—11月是危險期。蚜蟲是束頂病、花葉心腐病的傳播媒價,應注意檢查。
②有效農藥:蚜立克、北農愛福西3號、克蚜星、一遍凈等。重點噴蚜蟲較集中的吸芽和大植株把頭處。
(3)香蕉卷葉蟲
可使用北農愛福丁3號,也可用敵百蟲噴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