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魚可以和地圖魚混養,鸚鵡魚、招財魚等魚種是適宜選擇
可以與地圖魚混養的觀賞魚類有鸚鵡魚、招財魚、七星刀魚、招財貓魚等。觀賞魚類混養時,需考慮彼此之間的生活適宜水溫、適宜水體ph、適宜水體硬度等一系列條件是否接近,除此之
地圖魚怎么分公母,附地圖魚的飼養方法
雄地圖魚的頭部高而厚,背鰭、臀鰭尖,身體斑點和條紋鮮艷,雌魚身體粗壯,臀鰭小,體色不明亮。性成熟后,雌性的身體比雄性粗。飼養方法:最好稀放在120x50x50cm的水族箱中,適合水溫為24~26℃。保持水質新鮮,每天換水量達到1/2,每周徹底換水一次。多用配合顆粒飼料,一天至少要接受2小時的光照。
地圖魚混養什么好,附混養注意事項
地圖魚與血鸚鵡、七星刀魚、紅寶石魚、銀鯊、招財魚混養最好。地圖魚混養的注意事項:地圖魚不能和小型魚紅綠燈、寶蓮燈等魚混合。另外,一般來說,魚地圖魚的混合原則以地圖魚為主,其他組合魚最好是偶數或雌雄成對。密度視魚體大小,總尾數控制在6-12尾。
地圖魚如何繁殖,附繁殖時間和繁殖準備
等條件具備后放入種魚,第一次繁殖過程時間一般較長,可能需要一至幾個月。親魚在石板上用嘴咬出一塊產卵巢。雌魚在洗好的石頭上產卵,雄魚受精。雌魚臨產前靠近產巢,雄魚圍繞雌魚游泳,繁殖過程需要3小時左右。地圖魚屬于卵生魚類,親魚性成熟年齡18個月,每年可以繁殖多次,多在夏秋季節。
地圖魚吃什么長得快,附喂養的注意事項
地圖魚吃泥鰍、活魚、牛心長得快。喂養的注意事項:喂養時千萬不要和體型小的其他魚混合飼養,以免成為點心。不要喂畜肉(牛肉、豬肉、雞肉),不僅容易破壞水質,而且消化困難,容易得腸炎。地圖魚不適合鋪底砂。底砂大量堆積地圖魚糞,水質惡化,硝化細菌一般生存在玻璃環中,而且底砂水流量小,硝化細菌難以清潔糞便。
地圖魚大可以長多大?附外形特征和繁殖特征
地圖魚最大長度可長達30厘米,原產地條件下體長可達35厘米。地圖魚是大型觀賞魚,身體呈橢圓形,頭大,嘴大,體高側扁。地圖魚體色基調為黑色或黑褐色,散布著不規則的橙色斑塊,間鑲有紅色條紋,以地圖形命名。尾柄基部有圓形黑斑,周圍有金圈,閃閃發光。
地圖魚不吃食怎么回事,如何解決
1、新進缸:由于剛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還沒有適應過來,可以水溶氧量或者喂蝦肉進行開胃。2、吃撐了:地圖魚是喂多少,就吃多少,當出現這種情況時要立即對魚進行餓食。3、打架打傷:受傷嚴重時也是無法進食的,要立即停食和隔離。4、生病和水質:得了內寄、腸炎后就停食,水質不好時及時更換新水。
地圖魚水溫多少度合適,附地圖魚的其他養殖條件
地圖魚適合生活在26-28℃的水溫環境中,在24-30℃之間的水溫環境也能健康的成長。地圖魚屬于熱帶魚,雖然它的適應環境的能力非常強,但是最低的飼養溫度不能低于14℃,但在這種溫度時進食量會明顯的降低。
地圖魚養殖技術,養殖密度不宜過大
1、飼養密度:對氧的需求量大,養殖密度不宜過大。2、水溫與水質管理:水溫在20℃和食物充足的情況下,生長迅速且良好,新鮮的水質能提高魚的生長速度。3、食物選擇:人工養殖可以喂養小魚、小蝦并配合顆粒飼料。4、光照控制:每天要接受2個小時的光照。5、疾病防治:性格兇猛,經常與同類打斗造成受傷,注意受傷后的治療工作。
地圖魚怎么養,如何繁殖,附常見疾病及防治方法
養地圖魚應注意放養密度,最好稀養在120x50x50cm的水族箱中。注意水溫管理,最適合水溫為24~26℃。注意水質管理,保持水質新鮮,每天換水量達到1/2,每周徹底換水一次,多用配合顆粒飼料。地圖魚的常見疾病:白點病、爛鰭病、氣泡病、蒙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