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花種植之控花技術
杜鵑花別名映山紅、鵑紅,根據花期和引種來源分為毛鵑、夏鵑、東鵑、西鵑4類,花期因品種不同而異。如果人為調控其溫度、濕度等條件,可根據個人喜好,使其提前或延遲開花時間。一、提前開花:杜鵑花的花芽一般秋季開始分化
杜鵑花種植的室內養護
杜鵑花大形美,嚴寒風雪天,它在室內爭芳吐艷。但往往因花期保養不好,造成落蕾、落花、落葉、死亡。怎樣做好花期保養呢?首先要在十月下旬至十一月上旬給杜鵑花疏蕾。三年生以上的杜鵑花枝繁花多,如果不疏蕾,來年長勢弱。一
杜鵑花種植的盆栽技術
淺盆栽培除應注意杜鵑花一般的栽培技術外,還應特別掌握以下三個重要技術環節:1、每年落花后,一定要進行一次定盆換土。所謂“定盆換土”,就是把植株固定在盆上,不翻盆(大株杜鵑花翻盆容易死亡),只把盆四周的舊土
杜鵑花種植之猝倒病的防治
杜鵑花幼苗摔倒病是由腐霉菌侵染引起的。腐霉菌多從植株根頸處侵入。在澆水過多、盆土過濕或土壤過于粘重的情況下發病嚴重。杜鵑花摔倒病的防治措施一是加強栽培管理。澆水適量,注意見于見濕,防止澆水過多。盆栽用
杜鵑花種植的病害防治
杜鵑花的病害主要有根腐病、褐斑病、黑斑病、葉枯病、缺鐵黃化病等。杜鵑花患根腐病后,生長衰弱,葉片萎蔫,干枯,根系表面出現水漬狀褐色田塊,嚴重的軟腐,逐漸腐爛脫皮,木質部變黑。此病在溫度高、濕度大的環境下最易發生。
夏季杜鵑花的養殖方法
一、杜鵑花的養殖方法之疏枝修剪杜鵑花開花后,應在凋謝花朵第3片復葉以下剪掉,促發壯實新枝,及早現蕾開花。弱枝、短枝要先剪、高剪;健壯枝則后剪、短剪,促弱抑強,力求開花整齊。長枝條剪除長度不宜超過1/2,防止腋芽萌發遲
杜鵑花的養殖方法之施肥技巧
杜鵑花是喜肥植物,除需氮、磷、鉀等主要營養元素外還需要硼:銅、鉬、鋅等微量元素。杜鵑花宜使用肥力緩和、肥效較長的肥料,家庭養杜鵑可以用牛角、羊角及獸蹄片,這些肥料含氮12%~15%、磷0.2%~8%,也含有少量鉀及微量元素。薄的
杜鵑花的養殖方法之繁殖
(1)杜鵑花種植的播種期杜鵑花的果實于9~10月成熟,成熟時為黃色或棕色,應立即連同果枝剪下,以防種子散失。曬干后去掉雜質,袋裝貯藏。到春季播種前用清水浸泡1~2天,或用40~50℃溫水浸泡(浸種)1~2小時,撈出后混沙(1份種子、2份沙)
杜鵑花的養殖方法之春季管理
初春氣溫轉暖,雨量充沛,相對溫度較高,這時杜鵑花正處在由休眠轉至抽芽生長之際,是各類杜鵑花移栽的大好季節。對于那些成片種植而產生缺株的杜鵑花,也是補植的大好時機。所以應抓緊時間進行移栽、補植,千萬不要錯過時機。
杜鵑花的養殖方法之扦插技術
杜鵑花的養殖方法之扦插技術一、繁殖對象粗略地說,葉子最大的種類,在扦插時要加底溫,空氣濕度要大。6月底開始用封閉式的插床,枝條要充分成熟,大約兩年生枝才合用,高山上匍匐的短小高山杜鵑,繁殖時秋季采條,插時不必加底溫